思鄉

  「你會想家嗎?」每每被這樣問道,你不禁躁動起來。答案當然是「一定」的吧。過於敏感且情緒化的你,冷冷地擠出了一句「那是當然的吧?」的反問,然後擺出一臉不耐的臉,試圖盡快結束對話。

  你以為,自己會在離港不到一星期就哭得不似人形。你以為,自己與親人視訊時會忍不住掉淚。你以為,自己會在來臺不久後就寫信回家。結果呢?這都是你自己的一廂情願。你並沒有哭,甚至連思鄉的片刻都沒有。視線模糊不算哭。腦袋塞滿了各種憂慮使你無暇兼顧思鄉的一角,學業和人際關係就足以讓你焦頭爛額。當一角的利爪試圖以孤單來貫穿你的心房,你卻在那漆黑的空洞裡填滿忙碌,如此一來,你的心並沒有流血,也不完全空洞。

  你對於衣襟上的那朵血花嗤之以鼻,同時認為雙眼掉下來的不過是廉價的多餘物。反正無論你當下的心情如何,活還是得幹,日子還是等過。與其花時間費力地擠出液態的心碎,倒不如多翻幾本書,讓知識塞進生鏽的腦袋裡去。

  錯過畢業禮的你是失落的。這不是你可以控制的事,因為去了畢業禮,那就得犧牲掉寒假回港的機會。參加畢業禮與回港過年慶生的重量,自然是無疑則重於後者。即使如此,畢業禮還是有重量的。你有點想念你的恩師,也想念你昔日的同學。你在社交網絡上看到你母校的校友活動宣傳,十二月十二日。噢、你人還在台灣。你看着你到現在還是敬愛着的老師的活動宣傳片,有點心酸,視線有點模糊。於是你很快就把頁面往下滑,讓更多的資訊沖走那令你難過的影片。

  偶爾你提起筆,看着空白的紙發呆。該寫什麼呢?這個問題在你心中回繞,向上蹦,向下蹲,也得不出個所以然。腦海裡浮起了幾句,又被你嫌棄它們了無新意,於是你把那些零零星星的句子扔老遠的。所以,即使現在已經快三個月了,家裡還是沒有一封來自台灣的家書。

  很快就要到母親來看你的日子,而你心裡充滿了雀躍,期待看到那個伴你走過人生十八年的人。不過你沒有明確地表達你的喜悅,因為那是你的風格。你在母親告訴你她已經在台北機場只是迅速地按了幾個『okay』的表情符號,其實你的心情是興奮的,所以才會打上六七個表情符號,可是你也許該寫點文字來表達你的喜悅。雖然,你最後還是什麼都沒有做。

  你在這天前得知自己會在堂上寫一封家書,然後寄回去,這個事實讓你感到鬆一口氣。因為你是個多麼懶惰的人,你上次寫給你前上司的信足足寫了三星期才寄出去。是的、你寫了信給你前上司,卻還沒有寫給你母親。這點讓你的心沉了一下,也許大家都習慣對外人好而忽略身邊的人。你發現自己也有這個通病。總而言之,你很高興自己有時間可以寫家書,而且是一定能完成的。這樣的發展,讓你的心感到溫暖。

  明天就要見到久別的母親,你現在卻在寫這半抒情半記事的文章。你深呼吸,然後輕輕吐氣。你相信你會好好珍惜接下來的、有限的三天的。所以,你停下來,然後爬上床進入夢鄉去。

惡龍

作者語:評論裡的大家真的想多了,文中的「我」不是作者本人。不過感謝關心。

家裡有隻大惡龍

只會向我和媽媽噴火

媽媽痛得哭了起來

我也跟着哭

 

惡龍走過來 手上拿着酒瓶

想要往我腦袋上砸

媽媽衝過來擋在我面前

我被嚇得不敢哭了

 

我看着惡龍的樣子

明明應該很熟悉

為何那麼陌生

 

媽媽尖叫着讓我跑

我推門逃了出來 轉頭一看

見到惡龍正狠狠瞪著我

我一個蹌踉

 

抬頭一看 好多人望着我

我求着他們幫幫我

可是為什麼無動於衷

 

警察姍姍來遲

我瑟縮在媽媽身旁 看出窗外

天空是灰色的

 

我討厭這個家

我討厭那隻惡龍

英雄、俠

英雄是受人尊重的,自古以來如是,我也不例外。

說到英雄,不得不提我國民族英雄——岳飛。他一生「白首為功名」,終換來的卻是以莫須有罪名被殺害,果真應了那句「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然而,他雖不為當時的國君所器重,但總算於宋孝宗時得到平反,為後世所敬仰,也得含笑九泉了吧﹖

說到岳飛,忽然讓我想起金庸筆下的郭靖。「靖康恥,猶未雪」,他一生為國家,永遠把人民苦難放於首位,他包含忠義之士所有的特徵,是儒家的典範。

楊康妒忌郭靖,甚至說過為何他總是得到高人指點,自己卻無緣。這句話在我看來是多麼可笑。

他狡猾,為求目的出賣兄弟,屢勸不聽,洪七公一眼便看穿他的為人,只有郭靖還傻傻的相信著。

沒錯,是傻。在我小時候第一次看《射雕》,我總覺得他的性格就是傻,是一個呆子,所有人都看得透,只有他還懵然不知。

長大了再回顧,當時我真是太聰明了。他雖「愚」,但更多的,是忠厚老實,重義氣,言出必行,盡忠愛國,是真正的大英雄。

他雖愚,卻將勤補拙,終成為武林高手﹔他雖愚,卻始終對愛情專一,終得女諸葛亮黃蓉對他不離不棄。

當年他愛女郭芙砍斷了楊過一隻左臂,他二話不說,當下便要砍掉郭芙一隻手臂﹗他無須臾違反社會道德標準,是真正「為國為民,俠之大者」。

金庸筆下似乎處處是英雄。

楊過的義帶點少年輕狂,若郭靖是一個英雄,楊過必是一個大俠。

他對自由的執著,擺脫了傳統道德規範,有著杜麗娘追尋愛情的大膽和堅定。他與小龍女的三離三合,感動世人。

雖曾誤認為郭靖是殺父仇人,三番四次加害於他,但終被他的忠厚義勇所感化,助保襄陽,退蒙古﹔不記斷臂之痛,助郭芙保丈夫。他的義是「正中有邪,邪中有正」,比起郭靖,更顯得有血有肉。

寥寥數筆,雖未能盡抒胸臆,但願向從古至今的眾多英雄致敬。

「如果仍覺艱辛,那就是愛得不夠」

今天,語文課中,老師給予一句話作為開場白──「如果仍覺艱辛,那就是愛得不夠」。這句話使我對世上種種困難有了改觀,猶如當頭棒喝,感觸萬分。

其實,何謂難事呢?我想你會回答:學習是一件難事,寫作是一件難事,背書是一件難事…… 那麼,玩電腦或手機遊戲是一件難事嗎?我想你會亳不猶疑地回答:「不是!」

不論電腦還是手機的遊戲,都設置不少關卡,困難重重,難道這不艱辛嗎?但各玩家仍自信滿滿,克服一個又一個的挑戰,費盡精力,過五關斬六將,耗時費神,好不艱辛啊!另外,玩家們要用盡心思,背遊戲攻略,這又是一次傷神的任務,並不容易呢!可是,大家還樂在其中。

有人說玩手機遊戲可紓緩壓力,有人說可以使身心舒暢,有人說可以考驗反應,大家亳不覺艱辛,原因正是一個字──「愛」。它使大家在遊戲中,不斷克服困難,不斷升級,不斷提升排名,從而得到成功感。因為「愛」能排除萬難。

那麼可不可以把「愛」放到學習當中呢?學習語文需多讀多寫多用。正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知識好比黃金珍貴,而閱讀並不艱巨,只要閱讀,你頓時能從小小的香港放眼看世界,增進知識,是多麼的有趣!在寫作中,你能寫出各種情懷,直抒胸抑;又或者籍寫作分享身邊林林種種的趣事,痛快極了!

或許你會認為讀和寫這麼多字甚為困難,那就是你對語文愛得不夠。若你尋得閱讀中的樂趣,你會手不釋卷,字的多少並非問題。而寫作是有感而發,寫出生活中的甜、酸、苦、辣,揮筆疾書,一會兒便七、八百字,好不簡單呢!

課堂中的這句話,我只是寫出了表面的意思,而老師可道出了當中的奧妙,正是使我感觸之處。

愛,可為友情的愛、親情的愛……但萬萬不及君對民的大愛。因為君對民之大愛,推行仁政,國家興盛,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啊!這是多偉大的愛!正因這份大愛,推行仁政才不艱辛。

「如果仍覺艱辛,那就是愛得不夠」,大家不妨把自以為困難的事情改觀,甚至愛上它,那麼你便會發現,做任何事的艱巨與否,只是一念之間。

用眼睛看世界

還記得十月一日國慶日,在維多利亞港有煙火匯演。在數十萬旅客和香港市民的吶喊與倒數聲中,燦爛的煙火在天空綻放,維港海面與附近一帶的建築物也陸續施放絢麗煙火。

可事實是,當我抬頭看上漆黑的天空中,眼前全都是一部部智能手機和「自拍神器」,美麗的景色被密密麻麻的智能用品覆蓋,煙火綻放的聲音亦被人們討論影片放上社交網站所得的讚數而淹沒。

美國迪士尼公司宣佈,為保障遊客及演藝人員的安全,禁止全球迪士尼樂園使用「自拍神棍」。我相信迪士尼公司除了希望遊客的安全受到保障,他亦希望他們用心經營的迪士尼樂園能帶給遊客歡樂、希望遊客能夠用自己的眼睛去感受迪士尼樂園的華麗、夢幻,而不是一個單純用手機、相機拍照的景點。

香港人的步伐比外國人快很多,每一天我們都忙着工作、學習,好不容易能休息的時間都會花在電子用品上;就算是出外旅行,我們也只會匆匆忙忙的用手機拍照,想着日後一定要好好欣賞,卻忘記了相片比起實物永遠也是差天共地。

用眼睛感受、觀看世界比起相片、影片永遠震撼得多。如若有機會能讓你好好觀賞事物,希望你能好好善用你的「靈魂之窗」。

希望下一次我站在美麗的夜空下,抬起頭,會看到一片燦爛的煙火在空中綻放。

關於考試,我說的其實是……

歷史的韻腳

我其實沒想過,人生到了四十有幾,就可看到歷史循環這回事,或者用馬克吐溫的說法,這不叫歷史循環,這是歷史押韻。我看到了歷史在押韻了!甚至用吶喊的方式押韻,何其壯觀呀!

上個星期看報看FB,說有幾萬人反TSA,我就想起,我們確實有反考試的傳統,高中同學可能讀過《范進中舉》,那是反科舉。我記得,我成長的年代,整個社會在大聲疾呼,反對一試定生死!反對死背書死讀書的考試!反對填鴨教育,幾十年的吶喊終於換來了──多試定生死和不死讀26課的中文考試。有了SBA,即校本評核,就不再一試定生死,可這又是另一個騙局,不是一試定生死,就是多試定生死,各科多試定生死,結果是日日夜夜生生死死,於是我們又日日夜夜反SBA。對於中文科,當然就換走了死背的26課,就不再死背書,不再填鴨,換來一套用外語方式考中文的方式,當然,這又是另一場災難。而今,大家開始懷念逝去的上世紀,和中文會考的26課範文,然後我們又悄悄加入了十幾課考核課文。

押韻是件美事,歷史的韻腳卻是我們的無奈與無知。考試本身是隻會變形的怪物,無論變了甚麼形還是怪物,它永遠只製造少數成功者和大量失敗者,它永遠不會可愛,我們一直會永遠反下去的,這個韻腳將是一韻到不了底。

考好中文

於是我們問,不逃避的話,有甚麼方法可以減輕痛苦呢?於是我們共同創造了答案,死背吧,如果死背了可以拿到高分多好(在沒有死背年代我們這樣吶喊),貼題吧,貼中多好,上補習社吧,學校教育拖拉幾年教不到的考試秘技,補習名師幾個月就可讓你升幾個LEVEL⋯⋯

當然,痛苦不但免不了,甚至越來越痛,我們越來越矛盾。我們心知肚明—-沒有甚麼可以死背,沒有貼題這回事,貼中了也沒甚麼用,補習社也沒有秘技⋯⋯

你知道,我最終一定會說到中文考試,這是我們集體的死亡科目,同學戰死試場,老師也要英勇就義。

我讀書的年代,老師都喜歡說浸淫,其實我喜歡這個虛虛的詞語,因為它不是功課它不是考試,它沒有壓力,它淡如水,於是我覺得自己暑假讀了幾金庸就覺得自己浸沉了,讀了幾衛斯理就浸沉了,痛快地高聲朗讀幾次岳陽樓記就是浸淫了⋯⋯

所以,如今,我也說浸淫,中文水平好,考試就不會差;要中文水平好,只能說浸淫。考試技巧只是雕蟲小技,中文水平好的時候,考試技巧是錦上添花,中文水平不好,多優秀的考試技巧其實幫不上多大忙。

那麼中文水平好是甚麼意思呢?可以這樣說吧,中文水平好就是讀得懂大部份用中文寫的文章,寫得出自己想表達的事件情感或思想,這樣而已。那麼如何才能讀得懂和寫得出呢?話又要說回頭—-最重要就是多讀多寫,這就是浸淫。

多讀多寫很辛苦嗎?其實,你覺得辛不辛苦我不知道,不如我舉個例,讓大家看看會不會很痛苦。

每天花15分鐘讀一篇或讀一章有深度有意義有感情的文字,例如讀一篇優美散文,或者讀一篇FB裡不知誰分享的一篇有意義的文章,或者在「博之以文」讀一篇同學的文章。這樣15分鐘苦不苦?而寫作呢?大家不要去想作文課就會好一點,每個星期寫一點嚴肅的文字如何?不必一定指點江山,記述自己生活及所思所想即可,500字左右吧,太難?今天起FB,IG,WHATSAPP全用書面語,或者50%書面語已不得了。當然還有我們的課程,上課依老師指示,每個月精讀4篇文章左右,背一點優美的文字,每個月寫一篇考試式作文左右。

我覺得這是浸淫了,還未計算一大堆你最愛的小說呢!

說得太亂?來算一算吧,每天讀一篇,每篇800字,一年略讀了365篇文章,中一算到中五即讀了約1825篇,讀了1460000字;一星期寫作500字,每年25000字,到中五即寫250篇,寫了125000字。

上面的例子也痛苦?給自己一個8折吧!

如果說一個學生用5年時間讀過1460000字,寫過125000字,最後考不好DSE中文,那一定是考試制度的錯、社會的錯!

多元社會

考試是我們多元社會中的一元價值,學生一進入學校,大家就只會相信,只有一條路可走,這條路走不好,就無路可走。於是,要在贏起跑線,要補習,要操練TSA,要入名校,要入大學,入了大學將來就好到好工作,將來生活就無憂……

但是,實情是:如果,讀書學習只為考試,努力工作只為賺錢,那麼我們注定痛苦一生。

人生能快樂的可能是:投入學習,投入工作!(投入學習,就能考好試;投入工作,就可賺到生活。)

情緒

談到情緒,你想到的無非是喜怒哀樂。可是,也許你從來沒有留意過,情緒是很會騙人的。這樣說可能很空泛,試舉個例子,當你在年末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受到老師和父母的誇獎時,你的心情會頓時變得愉悅起來,你會突然覺得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即使受到別人的批評,你都能欣然接受,所有的煩惱也不會使你惆悵起來。

然而,當你的成績下降時,老師的疑惑和父母的指責使你的心情好比要在一個雲迷霧鎖﹑陰雲密佈的日子上學,一樣的憂愁﹑鬱悶。在這個時候,一切的東西也喚不起你的精神,你會覺得問題是衝著你而來,你亦無法用正常的觀點去看待事物。

人們所忽略的就是他們往往不知道原來是自己的情緒在作怪,他們會認為事情是在彈指之間變得糟糕的。所以當一個人在早上心曠神怡的時候,他會喜歡上身邊的一切, 喜歡上學,喜歡做功課,喜歡下雨天。他會對未來充滿期待,也會對過去心存感激。可是,到了下午,心情可能霎時間變得萎靡不振﹑沮喪,他就會埋怨起來,對做功課感到厭膩,對上學感到煩悶。而這一切皆歸咎於情緒上的轉變。

如此迅速及明顯的落差雖然看來相當的荒謬﹑可笑,但的而且確,我們每一個人也都是這樣的。在情緒低落的時候,我們無法以正常人的視角思考,每一件事情都好像很匆忙似的。我們似乎完全遺忘了當心情怡然自得的時候那種的愉快。

我們的生活,我們的考試,全都被自己的心情影響了。這個是你所希望的嗎?

所以說,情緒和我們看待事物的態度是緊密相連的,一個有積極樂觀態度的人的生活往往都有着意想不到的收獲。可見,其實在生活中,你的世界呈現出怎樣的面貌是全由你自己去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