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鐘

一分鐘,說真的,沒有甚麼可以很好寫的。它既沒有包含甚麼惊天動地的故事,亦沒有甚麼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但是一分鐘,其實很長,亦很短。

一分鐘,之所以說它長,是因為這一分鐘的時間中你已經能做許許多多的事情了。你可以在這一分鐘中算完一道數學題目,亦可以在這一分鐘中往窗外看去,鬆弛一下,還可以在黃昏時,坐在草地或沙發上靜靜地觀賞日落和感慨一天的過去。這一分鐘,人們總喜歡說它十分之短暫,但是在我眼中,它可以是十分的漫長,只要你有一顆肯靜下來的心,你往往就會明白這到底是多麼美好和容易做到的事。

一分鐘,亦可以是十分之短,因為在你玩樂﹑做功課﹑補習等的事情時,時間總不喜歡等待你,那怕那一分一秒。偶爾,你總會「愚蠢」地認為時間是會等待你的﹑是會改慢自己的步伐的,所以總不顧一切只去做自己的事情,最後當然只能獲得悲慘的下場。

一分鐘,擁有無限的可能性,能與否,只是你肯做與否的差別。

PS:其實我最矛盾的是如何的收尾,而不是如何描寫整篇文章,因為文章比較短。>_<

忘記了又記起的 一分鐘

完結了中五的上學生涯後,忙碌的生活還沒有結束,暑假裡一天接一天的補課與平日上學無異,都使人喘不過氣。

今天不同的是,心裏總感覺到缺少了甚麼。

今天補課後還要補習,如常是奔波地出了門,如常以三步併成兩步,如常急促的步伐,半跑半走前往輕鐵站。看著那還有一分鐘將到車的列車,腳部的運動加快, 單手在袋子裏搜索八達通的速度加快,腦海中回想著八達通去向的速度自然也加快。心裏一絲慌張瞬間閃過– 八達通還在今天早上學瞬的背包裏。

看著那卡剛剛還有一分鐘就要到站的列車即將靠站停下而緩緩減漫了車速,在一刻也不允許我猶豫的情況之下,我一邊拿出散銀包,一邊拔腿就跑往售票機。

打開了錢包,有一個一元,一個五毛,一個兩毛,還有幾個一毛,惴惴不安的禱告著:一定要趕得上,否則就要遲到了。明明投入了共兩元的零錢,但總是顯示還差三毛才夠兩元,而那些一毛都總掉到找續箱內了,投入一個掉下一個,投入一個掉下一個,列車已經打開了門了,那等待列車到站的一分鐘,轉變為列車將會關門的一分鐘。

氣急之下,無意中發現售票機是不接受一毛的,但我沒有其他面值的硬幣,只好硬著頭皮向別人兌換, 向身旁帶著小孩的女士靦腆的問:「不好意思,請問你有一個兩元嗎?那機好像不接受一毛…」被問到的女士回應道:「是啊,一向都不接受一毛的,這裏有兩元。」我撓了撓頭回了句謝謝就轉過身買票了。

那第二個一分鐘早就過了,列車已開到老遠,盡在彎彎的列軌轉了個彎就消失得無影無蹤。著急的心情緩緩褪去,按下了目的地,投入予兩元的硬幣,機器彈出了車票,了票上那日期和顯示著「晚上七點二十三分」的時間相同的數字,突然覺得早上心裏感覺到缺少了一塊無故被填補了,被溫暖了。

我的嘴角不自覺向上揚,看著這兩個數字,這麼熟悉的日期和時間,卻在百忙的生活之中忘卻掉,若非一分鐘又一分鐘過去,又何以發現這匆匆忙忙的七月二十三日,就是我的生日呢?

一分鐘

對於我這種除了上學就泡在網上的人來說,一分鐘真的短得不能再短。泡麵注入開水之後要等三分鐘,才能品嘗到它最棒的滋味;一場英雄聯盟遊戲要進行三至四十分鐘,才能分出勝負。一分鐘能做什麼?連寫一條微博的時間都不夠。反過來看,時間對於還算處於青春年少的我來說,好像還餘下很多?

上個星期才簽完一份人壽保單的我,看著計畫書上八十歲、一百歲時死去的賠償數額,笑得眼睛都快眯成一條縫——仿佛只是明天,我就可以蓋棺入土,讓兒孫拿著人壽金為我風光大葬。生命好像就那麼短,懷胎十月換來的一張出生證明,幾十年後就要變成死亡證明,難道幾十年不長嗎?是啊!幾十年對於地球存在的四十五億多年算得上什麼呢?滄海一粟罷了。更別提那微不足道的一分鐘。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一種感覺,好像自己前不久還是個懵懂無知的孩子,突然間就被賦予了決定未來的權利,手裏抓著選擇權在成長面前瑟瑟發抖。有人說無知才會害怕,可我卻認為只有初生牛犢才不怕虎,正是因為心裏塞滿了師長前輩給的“經驗”,每個選擇後都是如巨獸般的可怕後果,一想到要獨自面對就再沒勇氣伸手抓住它。這種懼怕一直壓在我的胸口,連呼吸都為之在顫抖,每天刷著微博看別人的生活,在網上與陌生人插科打諢,好像就會沒那麼脆弱難堪,好像就能掩飾自己的懦弱無能!

相較起在網上虛度的那些光陰,有一分鐘讓我特別珍惜,說來也奇怪,那竟是早上起來對著鏡子刷牙的一分鐘。我常常忘記自己的樣子,醒來刷牙看見鏡中的人,才想起:“啊!這個人是我,我還活著。”然而活著要做什麼呢?即便腦海中一堆角色和責任正在翻湧,我的心依舊空蕩蕩到一無所知,洗把臉便繼續坐在電腦面前找心靈寄託。

其實在面對母親責罵的時候,我會想要一分鐘,抱住暴怒的她,把我的脆弱全都傳遞到她心裏,告訴她我也不想,我也不願。可我還是怕,怕那種脆弱會擊潰她,也擊潰我。她常嘮叨自己沒什麼文化,能幫我的很少,也不知道該怎麼幫。每次聽到她這麼說,我就感覺有人拿刀尖往我心上划。我氣自己為何那麼不懂事,不能像別人一樣選一個明確的目標,而是只能像一條米蟲一樣沒日沒夜地泡在網上,在虛幻裏找現實裏得不到的安慰和成功感。

我選不下手,歲月卻一直在催促我下決心!我多麼希望自己能有勇氣,哪怕只是一分鐘,讓我有勇氣去為未來下決定,而不是在時光的洪流之中碌碌一生,最後發現自己除了一份人寿保单能讓我有座墳安息之外一無所有!

我不知道那一分鐘要什麼時候才會到來,或許它曾是我腦海中忽然閃過的一個念頭,在吃泡麵的時候,在打遊戲的時候,在刷微博的時候……然後瞬間被別人的人生掩埋地結結實實,永不翻身。

一分鐘…..

老實說,我在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我的內心幾乎是崩潰的((TAT
說回一分鐘這個題目,我最能感受到它的存在應該是在考試,多一分鐘的話,相信不少人可以有時間多揮毫幾筆。所以對於我來說,這無疑是一件好事。我一直以來對一分鐘只有如此膚淺的概念,直到在我的人生裹發生了以下兩件事(是真的!誰不相信給本宮拉出去打0.0)
先說一件比較傷心的,是我爺爺的去世。我的爺爺是在我中四的時候去世,我希望那時候可以有多一分鐘,這樣我就可以見他最後一面了。我那時候是準備參加機會之城,在我上學前,我已經覺得非常困惑,因為那時候,我爺爺的情況有點不穩定,但機會之城是必須參與的活動。我向我的媽媽提出請假的意願,因為我真的很擔心爺爺。但我的母親最後還是叫我去上學了。最後的結果簡直令我十分的難過,我的爺爺在我放學前已然去世了。假如在那個時候,我可以多有一分鐘,我一定不會去上學。我一定會在那一分鐘仔細的想想,因為我在初中的時候,我已經失去見我嬤嬤最後一面的機會。如果我再一次讓這樣的事發生,那會是我人生最大的遺憾。可惜我那個時候沒有想清楚,我也沒有那多餘的一分鐘。
另一件事要說說YOUTUBE了,我之前在YOUTUBE看見了一段小片段,大概是叫蚊子一分鐘的生命。關於那個蚊子的片段我不會多說什麼,有興趣的孩子自己去YOUTUBE一下吧xD..我在看完這個片段後不禁在想,一個人的生命有很多很多的一分鐘,大概這就是因為有些人不會珍惜自己生命的每一刻吧。(我有時也會HEA的,呵呵呵…我是浪費生命的孩子0W0)假如我們的生命短暫如蚊子一般,我們的生命會變得怎麼樣呢?我們會選擇和家人度過或是和朋友呢?就算我們選擇了和家人度過,又可以和他們說多少話。當然,人的生命是不止一分鐘的,否則我們剛出生就會死掉吧。(笑),我已經錯過太多了,你們會怎麼樣呢?我給你們一分鐘想想..(笑)

旗津遊記

踏出酒店,終於看見久違的晴天。伴隨著日光,還有我最愛的蛋餅,以及魏如昀的歌聲。雖然蛋餅不夠脆,但聽不見下雨的聲音,就已是很好的開始。「我聽見了下雨的聲音,於是我的世界被吵醒。。。。。。」我一邊哼著如昀的歌, 一邊坐上友人的機車,向著目的地─旗津島出發。

IMAG0492 IMAG0494

旗津,高雄的離島,關係就像香港與長洲。前往碼頭的路上,看著天色由藍變暗,心中不禁泛起不安。也許,我的如意算盤打得太響;也許,我不應唱《聽見下雨的聲音》。。。。。。不管了,反正路還是要走。轉眼間,機車已經到了碼頭。正當我打算下車,友人卻將機車駕到走道。原來,台灣的輪船,是可讓機車上船的,真是大開眼界。開船後,隨便拍了幾張海景,跟朋友閑話幾句,船就已經到站,簡直比中還和尖東還近。只是,旗津的面積,旗津的景觀,旗津的風味,都來得更大,更美,更濃。

IMAG0495 IMAG0499 IMAG0501

下船後,我倆繼續馳車前往。不久後,就看見旗津市場。當我又想下車,他卻再次開車繞道。「那是遊客會去看的旗津,我要讓你看,台灣人眼中的旗津。」聽到他的話,我立刻明白了。其實,我亦一直相信,有些美,遊客是看不到的。

終於,我們在炮台遺址前下了車。聽朋友所說,炮台乃光緒元年所建。難怪,紅磚的設計、建築的風格、炮台的分佈,確有西方的味道和外國兵法的影子。而樑柱上的「囍」字,則是典型的中國風。中西合壁,自好透露了清廷,在洋務運動後的軍事進步。看著看著,高中的中史知識,再次浮上腦海。然而,我來這裡,可不是為了上中史課。拍過照、耍過帥後,我便繼續向高處進發。

IMAG0518 IMAG0519

爬上制高點,望著旗津的海岸線,望著一望無際的大海,我猶如成了當年的哨兵,留意著敵軍的到來。只是,一想到甲午戰爭慘敗,整個聯想就被一炮打散,不再壯懷激烈,反倒有點滑稽。於是,我轉個念頭,細看心型似的海岸線,再定眼看著灰色的天空,我突然察覺,我失戀了。「曾聽說雨天總要放手,總要分手。。。。。。」我不自覺地,哼著《分手總約在雨天》。某人的面貌,也在腦海中浮現。也許,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失去的,永遠最難忘。真希望下次,可和你看看這條海岸線。那天,大概會放晴吧。

IMAG0513

 

「你不是一直單身嗎?你失甚麼戀?」此刻,友人再次戳破了我的聯想框框。我也趁機抽離幻想,動身離開,再留在這裡,我大概會得妄想症。「先別急,你還未看最有心思的地方。」他把我留住,讓我再次觀察四周。「究竟在哪裡?」我不解地問。「就在你腳下。」

IMAG0523

我一看腳下,只是幾級樓梯,並無特別。「你看看,每級的花紋都不一樣。」當我大惑不解時,他再次提醒我。一看之下,每級確有不同。「這是銅錢,代表招財;這是龜甲,代表長壽。。。。。。」七級樓梯,各存在七個象徵。經他解釋之後,我更欣賞設計師的細心。果然,有些美,遊客是看不到的。

走下七級樓梯,沿路折返,再度坐上機車,順著公路繼續前行。一邊乘風而行,一邊喝著冰涼的冬瓜茶,真是爽快。一路上,我倆無所不談。他為我介紹台灣,我也向他介紹香港。我告訴他黃傘下的景象,他告訴我藍、綠兩營的恩怨情仇;我告訴他老一輩多戴藍絲帶,他告訴我台灣長輩亦盲撐藍營;我告訴他香港正被染紅,他告訴我首都台北現已「不藍不綠」。聊著聊著,我們又上了一堂政治課。

IMAG0529IMAG0543

「接下來,要帶你去今天的重點。」「好。」我沒打算問他要帶我去哪,因為我相信,那一定是個好地方。幾天以來,和台灣人打交道多了,我習慣了他們的好客,他們的友善,他們的熱情。總之,我信任他們。「到了。」隔便拍過幾張照後,我們再次到了。「歡迎來到環太平洋公園。」

 

IMAG0531

第一眼看過去,這公園確實毫無特別。假若我孤身前往,可能只看一眼就會離開。想不到,這公園竟是臥虎藏龍。「看到嗎?那圓環上的磚塊,每塊價值四萬元呢!」四萬元!我實在大惑不解,這塊磚有何特別呢?「看這裡。」當我大惑不解之時,他叫我轉過頭去,只見他把半樽水倒在磚塊上,輕輕一撥,把表層積水抹去後,只餘下濕透的磚頭。「究竟。。。。。。」「不要問,看著就好。」他打斷我的發問,要我靜靜觀察。十數秒後,磚塊上的水,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滲透。不久,磚面已經變乾,坐上去也不會弄濕。「這磚透水性特別好,雨後只要輕輕一抹,就可以坐。」原來如此!想不到,一塊磚頭,也能如此奧妙,實在叫人驚嘆。

這個公園,僅是如此?非也!遊客看不見的美,這裡可多了。

IMAG0535

表面上,它們只是一堆亂石。但你看看,中間的那一塊,微微突起的那一塊,是不是有所不同?站上去,閉上眼睛,就可得知其奧妙。

IMAG0536

站上去,你就能看清這片汪洋;閉上眼,你就能細聽這個大海。那一塊石,配合兩道彎曲的牆,構成了一個回音谷。只要站在那塊石上,波浪就可在你耳中蕩漾,配上陣風帶來的海水味,使你猶如置身大海。「我擁抱熱情的島嶼,我埋葬記憶的土耳其。。。。。。」這次唱的,是綺貞老師名曲《旅行的意義》。「一個人戴著耳機,隨便亂逛,看到甚麼就拍甚麼,我要試試看這種感覺。」這句話,我在出發前已說了不下數十次。在我看來,這種自由自在,隨心所欲的感覺,就是「旅行的意義」。雖然,我最後還是找了個導遊。但是,我確實找到了,旅行的意義。

逛完公園,天空也正式放晴。「帶我去遊客會到的地方吧。畢竟,我也是個遊客。」我終於想起來,其實我也是個遊客。遊客會到的地方,我也應去看看。於是,他便帶我去了旗津有名的星光隧道。只是,天太亮了,令圖案都失去螢光。結果,它就只是一條普通的隧道。之後,回到旗津市場,進內一看,不論是貨品,還是氣氛,都跟長洲市場大同小異。再說,每經過一個攤販,儘管只停下數秒,看了幾眼,老闆們都會大力推銷。我想慢慢地,靜靜地逛逛也不,行。所以,我隨便買了一包魷魚絲,便匆匆離去。

IMAG0547 IMAG0551

回到車上,我請求朋友在離開旗津前,載我兜兜風。在車上,回想起數天前,我就像其他旅客一樣,因為排山倒海的「手信債」喘不過氣來。債還光後,我的心態早已不像一般遊客。我不禁覺得,遊客會到的地方,真的不怎麼樣。相反,像個當地人一樣,坐著機車四處馳騁,時而快,時而慢;時而興奮,時而沉著;時而大叫,時而安靜。像這樣隨心而行,從心而發,才是真正的旅行─從靈魂深處開始放鬆的旅行。]

離開時,我倆不再走水路,轉為走陸路。坐著機車,穿越過海隧道,在公路上奔馳的感覺,簡直是痛快。「年輕得碰著誰亦能。。。。。。」本想唱首《活著VIVA》搖滾一下,但前方貨車的死氣喉,令我不得不把嘴閉上。最終,我帶著一包魷魚絲、一塊滿是灰塵的臉、和一顆舒坦的心,再次回到繁華的都市。

IMAG0555

音樂盒

“乒乓!”突如其來的聲音把我從夢鄉裡拉回現實。我猛然睜眼,映入眼簾的是地上的一片狼藉和妹妹慌張的臉。我呆若木雞地望著摔在地板上的音樂盒,盒子反射出的金色光芒映射到我的眼上,十分刺眼。那一刻,我的腦子裡只有一句話,“那是外婆送的,不能壞”。

我一下子從床上繃起,輕撫著那音樂盒。我小心翼翼地轉動它的鏈子,優美的音樂瀰漫在整個房間,我頓時放下心頭大石。“幸好,幸好沒壞,幸好沒壞……”

我抱著懷裡的音樂盒,像是回到了那些年的情景……

記得小時候,父母要工作,經常將我交給外婆照顧。外婆對我關懷備至,簡直把我寵上了天,她慈祥的笑容時至今日一直深深的刻在我的腦海裡。

有次同學生日,她父母給她買了個又大又美的音樂盒,打開後還有一個芭蕾舞女郎在跳舞,我知道後羨慕極了,嚷著也要外婆給我買一個。當時外婆只是笑笑,沒有答應。我就哭著鬧著說:“外婆不給我買,我就再也不理外婆了!”結果,我就任性地撒了外婆好久的氣。現在回想起來,該多傷外婆的心啊。

後來,我要到海外參加比賽,媽媽為我送行的時候給我送了一個金色音樂盒,外面刻了我的英文名,裡面小小的只能裝點零錢。我不可置信地看著手中的金色音樂盒,雖然音樂盒平平無奇,但足以令我欣喜若狂。一路上我一直把音樂盒放在自己的口袋裡,不時扭動它的鏈子,沉醉在那美妙音樂的世界裡。可能是那音樂盒給了我力量,我竟在比賽中打敗芸芸高手,得了三等獎。

之後,我帶著音樂盒凱旋而歸。剛步出機場,就看見遠處向我揮手的外婆。我高興地向外婆展示我的新玩意,還告訴外婆得獎都是這新玩意的功勞,我以後要帶著它贏好多好多的獎給外婆。話畢我看見外婆的眼眶裡有什麼亮晶晶的東西,我沒多注意。直到後來跟媽媽談話家常,才知道當年那個帶給我力量的音樂盒是外婆送的。原來一切都是外婆的功勞,原來外婆眼框裡亮晶晶的東西是……那時我不懂,現在我才明白,那是感動的眼淚。

想到這裡,我低頭看了看盒裡的那張黑白色的照片,照片裡的人正是外婆。是啊,外婆離開我們半年了。當初我的誓言我做到了,我帶著您送的音樂盒贏了好多好多的獎,您都看到了嗎?

我再次轉動音樂盒的鏈子,優美的音樂瀰漫在整個房間,就像是外婆的聲音時刻陪伴著我,好像外婆一直都在,一直沒有離開過我的身邊。

心靈寄託

在泥土裡悶了這麼久,本蔥終於閃過一絲靈感執筆寫作了。這篇文章不是敍事或抒情文,沒有華美細膩的文筆,文詞裡盡是本蔥的嘮叨和擔憂。

各位有自己的心靈寄託嗎?這是本蔥的好友蕃薯告訴我的一個名詞。她說,心靈寄託可以是任何一件物件,可以是想像出來的、也可以是路邊的一塊石頭或牆中的一根小草。而她的心靈寄託,就是韓國某明星組合的笑容和歌聲。

那時候本蔥大惑不解,為何本蔥要有心靈寄託?本蔥現在活得好好的、沒有太大煩憂,而且本蔥也找不到甚麼東西作為心靈寄託,於是便把好友的話當作湖面倏地牽起的波汶、視若無睹。

但是現在,本蔥深深體會到心靈寄託的重要性。

這晚父母正為一些家事而弄得氣氛有點僵硬,這不是甚麼大事情,就像電視劇經常出現的過氣情節。兒時覺得這都是大人間的事情、不應插手,便美滋滋的看電視去了。然而本蔥和各位都開始成長,踏入十六歲不夠一個月的本蔥經已隱約知道父母在煩惱甚麼,再加上回憶起新聞上經常報道香港艱難的生活環境,本蔥竟然懂得害怕起來了… …

然後,本蔥知道幫父母分擔的最好辦法,就是讀好書、考上大學、找到一份好工作,讓大家將來能高枕無憂,這樣就是完美了。可是本蔥也有想訴苦的地方,而本蔥選擇了在這裡打一篇文章。

金錢能解決的問題、永遠不是問題。

不知從何時聽到的一句說話,現在想起來還覺得諷刺。

錢財上的問題本蔥沒有能力去幫忙,只能依靠獲取書卷等等的方式舒緩購買大量書籍和文具的負擔。本蔥看著眼前直聳雲霄的懸崖,心知不爬上去永遠都找不到出路,便經常躲在偶然出現的山洞默默舔拭手上的傷口,鼓勵自己幾番後再一次攀爬那座「不可能的任務」。

因此在這漫漫長路、缺水缺糧的情況下,本蔥急需一個心靈寄託去滋潤心靈。除了寫文發洩以外,本蔥也會在遊戲中找一些網上朋友訴苦。雖然我們之間毫不相識,但是語言的力量往往是那麼的強大,彷彿只是短短「加油」的兩個字、或者是不足五百字的短文也能使你豁然開朗,這就是本蔥愛寫作的原因。

本蔥往往能在自己寫出的文字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每一個人寫的東西都有自己的風格、或甜或酸,然而文字有時候也是脆弱都不堪一擊,暗示著主人的力量又是如何的軟弱,本蔥正正是這一類人。

本蔥只是一個十六歲的普通人,相信就算是家財萬貫的富翁或是政治家也有解不到的難關,而本蔥則希望在汲取每次寫文的經驗後,本蔥的文字能愈來愈強大有力,寫出的一字一句都能成為震奮人心的雷雨,帶著每一個人走出困境。

本蔥愛自己的父母、比愛任何東西還要愛,本蔥想變得更加成熟、更加強大,以保護自己所愛的東西。

這是本蔥唯一的願望。

海東青

  海東青這種鳥,據說是矛隼,一種兇禽,但確實是個什麼物種,其實誰也說不好,眾說紛紜,反正是一種神駿非常的鳥。據說是滿族人的祖先所崇拜的圖騰,自春秋戰國就已經來到了中原,海東青一名還是出自孔子之口。


由於海東青的稀少,在古代抓到了海東青的人甚至可以免去死罪。然而被抓到的海東青卻會最終被人類馴化,為人類捕抓獵物。


於是我說了半天是要講什麼呢?海東青的簡介其實到此為止了,我要說的是《徐霞客遊記》,請不要驚訝於話題轉變之快。


我對徐霞客神往已久,卻一直未曾真正看過其著作,直到近來看了另一本書《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裡雖然沒有專門為了徐霞客寫一個章節,但卻在後記那裡提到徐霞客。作者為什麼要提到徐霞客呢?


這裡先簡介以下徐霞客吧。大名徐宏祖,職業旅遊家,出身書香世家卻不出仕,這大概是第一個異數,第二就是古人的家族觀念很重,而他居然在父母仍在堂之時便離開了家門四方遊歷。


古代的文人都以出將入相為大任,可徐霞客偏偏不,以很多人來看,其實徐霞客是個落魄無用的書生,一輩子也就這樣了,泯泯然眾人。


我記得之前有一道閱讀分享的題目問,有人認為環遊世界是浪費人生,有的人則認為這很不錯,原文我忘了是什麼,總之是這個意思。我覺得說浪費人生的人要么是沒本事去旅遊的人,要么就是那種自以為自己是人生導師的人。每個人選擇的人生道路都不同,但無一例外的,目的都不過是求一個圓滿,指責別人的同時以為自己好像過得很有意義,實在是五十步笑百步。


那麼我們再回歸到《徐霞客遊記》這本書上。我看了其中的七星岩遊記。徐霞客的文筆優美毋庸置疑,他在描寫鐘乳洞中的一條天然而成的石鯉時如此寫道:有石鯉魚從隙懸躍下向,首尾鱗鰓,使琢石為之,不能酷肖乃爾


而且徐霞客頗有批判性思考和科學探究精神,他在其中寫道:獺子潭,導者言其淵深通海,未必然也。有潭,淵黑一如獺子潭,而宏廣更過之,是名龍江,其蓋與獺子相通焉。可見徐霞客不是人云亦云的人,他的旅遊經驗令他懂得更多,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便是此理。


當然,我不是在做閱讀理解,說這些也許枯燥了些,旅行應該有一些更精彩的東西,比如說探險。


徐霞客在七星岩遇到了一個洗衣服的當地人,告訴他從一個水洞的上面進去別有洞天,但因為水位高低的問題,只有冬天的時候才能安全的過去,而現在卻不是最好的季節。徐霞客果斷的選擇進去了,於是他看見了更美好的景色,舞球的獅子,卷鼻的大象,長頸凸背的駱駝(鐘乳洞)。徐霞客並沒有走到水洞的更深處,不過是因為當地人的阻撓,加上出於安全考慮,不然他大概會更加深入。


徐霞客為什麼要四方遊歷呢?我不知道,就像海東青也不會知道為什麼它生來就要在天空翱翔一樣,我覺得這應該是一種本能。徐霞客不是張騫或者鄭和,奉旨旅遊,公款消費,他只是一介布衣,他沒什麼偉大的理由要去四方遊歷,只是因為他自己喜歡罷了,然後他遵從了自己的本意。


這樣的理由很沒營養,寫通識科的報告時,老師說研究原因不能寫我喜歡之類的理由,但其實就是這麼個看似沒營養的理由,撐起了那些世界巨人。海東青不會知道自己飛翔的姿勢如何優美,毛色如何漂亮,反正牠喜歡去哪兒就去哪兒。


徐霞客就是野外的海東青,鵬程萬里而不受拘束,他帶著對旅遊的熱誠,然後很是豪邁的說走就走了,什麼科舉,什麼高中狀元,在他看來都不過是糞土


通俗一點說一句,千金難買爺高興。


這也是為什麼《明朝那些事兒》的作者要在最後提到他的原因,我們都想做自己喜歡的事兒,而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會選擇去做某些事兒的原因。


很多人以為做自己喜歡的事就一定是很快樂的一件事,但其實未必,只是你的喜悅蓋過了你的痛苦罷了,有時候你甚至會很清晰地感覺到痛苦的存在。可誰讓你喜歡呢?忍下痛苦,才有歡​​喜無限。


徐霞客在旅途中也同樣會經歷痛苦,生離死別,土匪攔道,甚至戰亂。


徐霞客在旅途上大多數時候都是一個人,然而在七星岩之行他還有個叫靜聞的小伙伴。靜聞是一個僧人,與徐霞客結伴前往雲南的雞足山朝聖。後來靜聞在廣西圓寂,徐霞客帶著他的骨灰到了雞足山。靜聞與他不知是否能算好友知己,但畢竟結伴同行,交情匪淺,就這麼看著朋友的懷恨離世,無疑是痛苦的。但他還是選擇的繼續走下去,把靜聞帶到了雞足山。


在旅遊的過程中,你會看見很多讓你很振奮或者讚歎的景色,但跋山涉水也許會給你帶來更大的痛苦,而在這個痛苦的過程中,除了對那景色的嚮往之心能支撐著你之外,還有什麼呢?


是平常心。徐霞客走過的地方也許我們都聞所未聞,七星岩記中他也曾寫道,他想登上一個山洞看看,他猜那里或許會有奇景,但最後卻不能成事。如果是你會怎麼樣呢?會失望還是會抱怨呢?徐霞客只是「余乃下倚松陰」。


徐霞客對一些錯過了和遺漏了的景色會想方設法地去補遊,甚至在不同的季節再去一遍,他實在是個執著的人。但他同時擁有平靜,故而他可以忍受那些不如意和痛苦,走下去,把自己喜歡的事進行到底。


折了翼的海東青很是可悲,它們被人類所奴役,做違背其意願的事;而自由的海東青或者更危險,不僅僅要忍受風吹雨打,而且還要小心人類的目光,但隨心隨緣而動,天高海闊。


你要做哪一種海東青?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前不久網絡上流傳了一句很熱門的話,來自一位河南老師的辭職信:“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或許每個人在青春年少時,都曾幻想過自己有朝一日會背上行囊、浪跡天涯,看遍世界的璀璨風光。可現實卻告訴我們:不工作掙錢,你拿什麼去看世界?

我覺得中國人與西方國家的人有一項觀點很不同:在國人看來,完成學業後就該努力工作、升遷加薪,娶妻生子——這就是正確的路,什麼辭職去旅行之類的話根本就是沒出息、不懂事的表現,不招人潑冷水已算萬幸。反觀國外,大部分老闆對於員工辭職去旅行的行為還是挺贊同的,他們認為辭職一年半載去看看世界有何不可?人不能總被工作束縛在一個地方,我們都值得體驗不同的生活。

你覺得只有賺夠了錢才可以環遊世界嗎?你覺得那些背著背包、四處流離浪蕩的旅行者都是不務正業的嗎?我猜《良業遊民》這本書絕對能顛覆你的想像。

我從小就覺得,旅行絕不是存夠一筆錢到旅行社報個旅行團,一路上好吃好住地伺候著,去哪都有旅遊車接送,你只需要跟在導遊的紅色小旗後屁顛屁顛地往那些標誌性景點前拍照留念就可以了——說實話這種照片一天內至少有幾百個人與你拍過同一樣的東西!旅行不單純是為了拍拍照片發微博、朋友圈向朋友炫耀得瑟,而是要深思你所處的這片土地上,蘊含的那些人和事,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你不就是為了去感受那些截然不同的生活氛圍才離開你的城市的嗎?真正的旅行是在途中做你喜歡的事——到你感興趣的胡同小巷冒險,找間溫馨的咖啡店與當地人聊聊天……這些趣味不是穿梭在旅行團安排的各大珠寶店中所能體會到的。如果你清楚知道你想去旅行的意義,我相信無需花費很多金錢你也可以有一個豐富、多彩的旅程。

再說工作,很多人覺得辭職去旅行是一件很瘋狂的事情——好不容易奠定的經濟基礎和職場地位,哪是那麼容易就放得下的?而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們的旅行夢就永遠只停留在空想,甚至要等到有朝一日我們被社會淘汰、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才有機會去細看這個世界。只可惜屆時我們已經老態龍鍾,再無那麼多精力去瘋、去闖了。可正如該書的作者所說:“生活都是選擇與取捨。放手與不放手,都有所得。我們都不必過於羨慕別人。”如何堅持夢想,向世界出發我們仍有待學習,或許這一生也學不會,但至少你也能學習書中十多位旅者們,藉著工作假期(working holiday)以天下為家,邊工作、邊旅遊,尋找屬於自己的事業成就,當個“良業遊民”。

人生有限,想做該做就去做。”當你覺得生活苦困、想離開的時候,不要踟躇了!放鬆身心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吧!說不定你會在旅途中豁然開朗,看到不一樣的明媚風光喔!

延伸推薦:

《牧羊少年的世界地圖》——八十後、九十後用雙腳走出來的地圖。

《跟世界熱戀308天》——誰說女孩子不能獨自上路去旅行?

《潮池》——復活節島、尼泊爾……天涯海角,一一呈現眼前。

《林一峰遊子意外。》——創作歌手的文藝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