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湯

母愛是無私的,我慢慢地瞭解到,所謂母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一場不公平的交易,母親亳不計較地付出所有,卻不一定得到回饋。

從我有記憶開始,母親破裂的雙手沒有停過。她一整天逗留在廚房,忙著家中的一日三餐。每次往廚房裏面偷看,總是看到一個大大瓦煲,然後母親往瓦煲內注水。待聽到潺潺的水聲後,她再往瓦煲內加入切好的材料,慢慢地撒下鹽,才把煲蓋給蓋好。工作了好小時,她這才脫下身青布圍裙,坐在沙發上小睡片刻。可是,每隔二十分鍾,她總是醒過來,囉嗦地問我:「水滾了沒,湯給煮乾水就不好了。」她就是不能安心地休息一會兒。老實說,我不喜歡喝母親的湯。有時候,我實有忍不住問她:「媽媽,可以不喝湯嗎?我喝水就好了!」她總是搖搖頭說:「山藥蓮子湯,健脾潤肺,養血養氣,多喝才能快高長大。」每次,在媽媽的強迫下,我十分不情願地捏著鼻子,怕嗅到那令人難受的氣味,閉著眼睛喝了幾口,苦澀味馬上直衝舌根,味蕾像要給攻陷,好不容易才能喝完一碗湯。我最不喜歡就是喝媽媽的湯。

到我十五歲時,中學生活實在是充實,令人亳無閒暇的日子偷懶。隨著我年紀的增長,學業、社交等等煩惱增多,臉長的一顆顆「壓力瘡」也漸漸増多,熬夜生活的生活模式也早習以為常。唯獨沒有改變的,就是媽媽還是十分喜歡煮湯。待我長大後,她不再煮幼時的山藥蓮子湯,轉為喝冬瓜茯苓湯,但仍然需要花上一整天的時間躲在廚房裏煮湯。看著她忙著滾水,看著她忙著把冬瓜切好,看著她忙著調味……我曾勸她不要浪費時間,煮湯又辛苦又不討人喜歡,不喝也沒差。可是,她不聽,還是堅持每日一湯,風雨不改。媽媽真體貼細心?她可是挺煩人的。記得那天深夜,我在趕交報告,十分忙碌。這時,媽媽敲門,端著冬瓜茯苓湯走進來讓我喝掉。可是我實在沒有時間應酬她!我推開她,但她還是把湯放在我的桌子上。結果,湯給打翻了,我所做的報告被水淹沒,前功盡廢。我極之生氣說:「都是你!我不喜歡喝你的湯啦!」媽媽沒有說話,只一味地收拾桌子。忍隱地,我看見媽媽的眼角流著一點點淚光。

當我踏進社會工作後,已經很少回家與媽媽吃飯了,媽媽的湯也成為我成長中陌生而熟悉的回憶。這天難得的假期,多年沒回家的我,便馬上通知家中年老的母親,告訴她今天可一起吃晚餐的好消息。當我充滿期待回家時,突然,電話鈴鈴地響起了。「今天要加班。」老闆的命令猶如聖旨,我不敢違抗。因此,我迫於無奈地打電話給媽媽取消晚餐。媽媽呆靜了數秒,不但沒有生氣,更溫柔地說:「沒關係,工作完回家一趟吧。」 晚上,我回到家中,看見桌上有一碗棻干豬骨湯,湯還是暖的。長大後的我,沒有機會喝到媽媽所煮的湯。現今,我再次喝媽媽的湯,我愈來愈懷念這些獨特而充滿愛的湯水,喝下後,工作一整天的我也舒暢下來。隨著年紀的增長,我慢慢地愛上媽媽的湯。媽媽的湯,不僅材料充足,更是充滿媽媽的血汗,她對我健康的關注,對我的愛盡在湯中,愛意滿溢。縱使我多次的拒絕,嫌棄,她從來沒有離棄我。看著睡在沙發上的媽媽,眼角流著一點點淚水,我知道媽媽多年來的愛,我永遠也報答不完,再多的金錢也抵消不到她為我所煮的湯貴重。

漸漸地,我慢慢地瞭解到,所謂母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一場不公平的交易,母親亳不計較地付出所有,卻不一定得到回饋。媽媽的湯陪著我健康地成長,我卻走到最後,才發現湯的可貴。如今,我最喜歡喝的,便是媽媽的湯。

記幾位老師

IMG_6883

小思老師

大學時修小思老師的寫作課、現代文學課、女性文學課,一字記之──愛。小思老師對文學的愛,對香港的愛,對教育對年輕人的愛,足以讓人在逆境中自強,這幾年我在困頓中常常想起老師的話:如果仍覺艱辛,那就是愛得不夠。五月四日見老師,我在老師耳邊說我畢業已二十年了,老師難以置信的表情,讓我熱淚盈眶。歲月悠悠,在老師面前,我始終是個孩子。

胡燕青老師

我讀胡燕青老師的詩長大,我是不喜歡見作家的人。從文字去看人,從聲音容貌去看人,不一樣。四月的講座,是我第一次見胡老師,溫暖。那天我早早就到了會場,一個人坐在第二排中間,差不多開講前10分鐘,胡老師也到了。她和主辦者客套寒喧後就埋首看電腦。時間逐秒而逝,我發覺了一個有趣的情況──全場很可能只有我一個男性,我是不是來錯了地方?一個公開講座,一百幾十人怎可能只有一個男性?講座開始了,胡老師帶笑的目光停在我臉上,然後,對大家說:請大家給這位男老師掌聲,他是全場唯一的男老師。隨著胡老師和全場女老師溫暖的掌聲,我也確認自己來對了地方。胡老師說「人生不是競賽,孩子不需要贏在起跑線」的時候,我很用力地舉手支持。

張輝誠老師

張老師要憑一己之力去改變台灣教育面貌,勇氣、魄力、智慧、才情都教人動容,甚至教人對獻身教育產生躍躍欲試的念頭。復活節假期我去台北,到張老師的教育現場。一本書、一疊講議、一班專注的女生,幾段對晚明散文的對答,再加上來自窗外的幾陣清風,就是一節好課。社會推著我們走,資訊科技推著我們走,我們越走越急,越走越遠,有時候教我們都難以自拔地以假亂真,甚至忘記了語文學習的精髓就是:閱讀、思考、寫作。

朱少璋老師

去年四月,去了聽了朱老師幾節課,朱老師為我們朗讀散文。老師讀《晚飯》,到最後一段,情深之處,忍不住哽咽起來,我也噙著淚聽老師的一字一句。我們都要有情,有情,就能動人。我們的教育現場有時候真是太繁太亂,沒錯,核心的外圍,可以天花亂墜,可以載歌載舞,但唯有核心才能真正動人,教育的核心就是──情。

我的爸爸

在我腦海中的爸爸,好像沒有甚麼形象的。他惡嗎?不是。他細心嗎? 不是。但他總是在細節上照顧我得無微不至,而我卻總是輕易的拋下了他。

我每天見爸爸的時間並不多,一起床他已上班去直到我睡覺時他才拖著疲倦的身軀地回家。週末才有時間相處,但所謂的相處只是各自各在家中生活。星期六的中午,爸爸經常叫我一起外出吃午餐。但懶惰的我只懂説:「你買回來給我便行。」即使在家中,週末做家務的都是他。而我則在房裏玩玩手機,看看電視。回想起來,那時的我只想到自己有多疲倦,卻忽略了爸爸的感受。

還記得有一次我腸胃炎,在家中又嘔又暈。媽媽那時在婆婆家中照顧她,家中只剩下爸爸照顧我。我在家中嘔一次,爸爸就清理一次。直到我睡覺前,爸爸都一直悉心照顧我。豈料我在凌晨再次嘔吐,爸爸連忙開車載我到急診室。我還記得他睡衣也沒有換就出了門口;至今,那件睡衣一直喚醒我的記憶,記憶中那個照顧我的爸爸。

我欠爸爸的又何止那麼少,記得有一次食火鍋,我和爸爸的腳在桌下踩來踩去,我一不小心動作大了就把桌上的火鍋倒翻了。有一半的湯都倒在爸爸腿上,爸爸的大腿內側燙傷了。那時的我多麼自責,一時的玩樂而弄到爸爸受傷,我是多麼的過意不去。但爸爸一句責備的話也沒有説,只是笑著説:「沒事,沒事。」此事警戒了我,我曾經因玩耍而令爸爸受傷,日後一定好好照顧他。

但現在的我似乎忘記了這個約定。現在的爸爸仍然勞心勞力工作,頭上的白頭髮亦不少。但我又照顧過爸爸多少呢?有時候媽媽外出工作,只剩下爸爸與我吃晚餐。但我卻輕易放下爸爸,寧願與同學吃。他每天艱苦地為家庭付出,但我卻一句關心的説話也沒有説。然而每年他的生日我都沒有買過禮物給他,但我每年從他身上收到的禮物卻數不勝數。如今你再問我一次 ,你的爸爸細心嗎?

我會答:「不,但他心裏全部都是我。」

 

我從閱讀中找到快樂

閱讀也好,學習也好,往往帶給人枯燥乏味,沉悶無趣的形象。雖然古語有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而我卻並不十分認同。的而且確,遊歷能讓我們增廣見聞,擴闊眼界,開拓視野。然而,假如沒有所謂苦悶無趣的書藉為我們奠下知識的基石,到處遊歷的結果也許也只顯得我們見識淺薄,有如井底之蛙。而閱讀又到底是否如大多數人所想,刻板無聊呢?是否一定要親身經歷,才能學習,才能刻骨銘心呢?我卻認為並不盡然。
對我而言,閱讀能夠帶給我很多,誠如俗語所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我們能夠從閱讀中找到知識,找到靈感,同樣地能夠找得到–快樂。也許很多人認為,快樂是來自物質,快樂是來自情感,快樂是來自成功,而我卻認為,閱讀能使我得到快樂。

從小至今,我都十分喜愛閱讀,不管是小說、人物傳記甚至科普書籍,只要一書在手,整個世界彷彿傾刻安靜下來。而每次拿起一本書,一天讀不完我的感覺就會怪怪的。也許,這就是閱讀的魔力,讓人沉迷當中,不能自拔。

我認為,人生有很多種,猶如一部舞台劇,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舞台劇的主角。而我們每一個故事僅僅是茫茫人海之中的其中之一。而在我們數十年的人生旅途上,亦會遇上形形色色,大相逕同的人。有時我會對別人的故事感到好奇,也許別人亦然。可是,我們並不全是戲劇演員,能夠體驗一段又一段,起伏跌宕的人生。而閱讀,正正能夠實現我們的願望。透過書籍,了解各種各樣的人生百態,走進別人的生命,體驗不一樣的生活,不一般的心路歷程。

而在生活中,我們亦會遇上大大小小的疑難困惑,而一些工具書和科普書藉正正能讓我們活學活用,甚至成為我們的救命靈藥。而我認為,不管是天文地理,只要是跟我們自身有密切關係的知識,多了解多學習,往往能從中得到意想不到的驚喜和趣味。

因此,對我而言,閱讀並不是囫圇吞棗,並不是看過就足夠,而是需要去細味去慢慢感受的。是能夠讓我們汲取知識作為養份,讓人生走得更高更遠。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一本本厚重的書籍承載着作者對不同事物的啓發和見解,而我們亦能從這個基礎上得到另一套屬於我們的個人哲學。也許閱讀有時是苦悶的,是了無生趣的,但是,能夠在閱讀中充實自己,學到更多不一樣的小知識;能夠從閱讀中得到啓發,得到另一套思考人生的方法;能夠化身不一樣的人,享受不一樣的人生。我,在閱讀中,找到快樂。

飛蛾

#依舊:不知所云

陳歌鵠剛補完習,走在露天街市裡,地上全是水跡,耳邊是叫賣聲,他手裡拿著外賣——那是他的晚餐——低著頭走向巴士站坐​​車回家。他回想著剛才課堂裡坐他前面的男生,低聲嘟囔著的全是老師說的難題的正確答案,卻依舊正正經經地記著筆記。旁邊的兩人小聲地說著後面練習的第二百三十七條多項選擇題很難,陳歌鵠揭了揭練習,發現總共也只有二百五十條題目而已。陳歌鵠咬著筆帽,思索著練習第十七題長題目,良久依然無從下手,他覺得有點尷尬和無地自容。

陳歌鵠不是很聰明很努力,當然也不是很笨很懶散的人。他就像是偌大的湖泊裡的一滴水,扔到人群裡毫不起眼和出眾,平平凡凡也普普通通。只是陳歌鵠想,他和其他人是不一樣的,別人回到家有家人的笑臉,有熱騰騰的飯菜,不像他,連晚餐都要自己每天奔波。打開家門也是黑漆漆一片,冷冰冰的白光只照耀著他一人。

他總是很羨慕,羨慕別人家庭和睦,羨慕成績好的人,羨慕懂得交際的人。他們都像是站在光芒之下,接受著上帝給他們的饋贈,世界對他們充滿善意,那些人自由地嬉笑怒罵,無所畏懼。陳歌鵠羨慕且嫉妒,大家都是生而為人,憑什麼會有那麼多的差別呢?總說人人生來平等,但是有些人本來就贏在起跑線,如良好的基因,如優渥的家庭。根本就是不公平的。陳歌鵠懷著這種幾乎是憤懣的念想去面對世界,而現實也給了他明確而清楚的答案。

他來自單親家庭,靠著母親每天辛勤地工作掙來的微薄工資養活一家兩口。母親從未虧待他,零用錢也是給足了的,陳歌鵠以前不懂,覺得家裡財政狀況並沒有捉襟見肘和拮据,他還能心安理得地用著錢。後來他看著母親逐漸白髮蒼蒼,臉上總有憂慮和疲憊的神色,整個人看起來憔悴、瘦削且死氣沉沉,午餐匆匆吃個麵包就回到工作崗位。陳歌鵠從此以後再也不敢胡亂花錢,連一塊錢他都恨不得掰開兩塊用。

他父親是個賭徒,以前輸了錢只會打罵他們倆,然後向母親攤手拿錢,一旦拒絕就打得更狠。陳歌鵠還記得有次他父親從廚房拿出一把菜刀來,母親讓他快跑,他跑到外邊只看到一群圍觀的鄰居,沒有人肯上前幫忙。陳歌鵠哭著跪著磕著頭,求他們打個電話給警察局,求他們救救母親,卻只能鄰居看到冷淡的神色。這是他第一次跪著求人,導致了陳歌鵠日後極強的自尊感。之後,父母親離了婚,他跟著母親,卻從未渴望著父愛。

陳歌鵠成績平平,不算突出。十六歲的少年自制力還沒有那麼強,他總被手機電腦所誘惑,也對學習抱著一種幾乎所有學生都有的不喜,從未試過努力認真地讀書。陳歌鵠卻經常覺得只要自己再加把勁就能拿到好成績,他帶著這種莫名其妙的自負與安心,繼續沉迷在玩樂的世界。你說他面對DSE焦慮嗎?想必他也是焦慮的,他也想過要是自己進不了大學那可如何是好,他該如何才能養起他和他母親?難道要母親和自己一起吃西北風?他不知,對前路一片迷茫。努力好像能夠成績進步吧,但是要是不行那不就白費了時間嗎?陳歌鵠躊躇不前,猶猶豫豫過後只會原地踏步。他就正如卡爾維諾的《看不見的城市》裡面說的:「我所有的自負都來自我的自卑,所有的英雄氣概都來自我內心的軟弱,所有的振振有詞都因為心中充滿疑惑。」

現實給了陳歌鵠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答案,世界根本就是不公平的。他就是樣貌身高普通,沒有亮點和特長,人生的確坎坷不平,但他只會走得越來越艱難,不會像光輝底下的人那般走得越來越輕鬆。但是不用太擔心的,世界有那麼多的人,自然也有人同樣的平凡,走在人群中存在感一樣不高不低,一生碌碌無為。陳歌鵠才是美好的十六歲花季年華,自然有大把時間發掘這些同樣普通的人。

大多數人都不察覺自己平凡,但陳歌鵠在回家的路上電光火石之間想通了這些事,面對著現實毫不掩飾的惡意,他在十六歲被迫著成熟。那段十五分鐘的路,昏黃色的街燈佇立兩旁,陳歌鵠想了很多很多,他想到過往的自己,想到老去的母親,想到厲害的同班同學,想到自己歆羨的心,還有許多。他腳步遲緩,心中沉甸甸的,硬生生地忍住了對自己無力的憤怒。他咬緊牙關,淚水不知不覺就落了下來。

眼淚在夏夜裡更顯冰涼,他擦去眼淚,心裡頭那棵小樹苗紮根而起,長成參天大樹。那棵小樹苗一直都懨懨地藏在泥土裡,不見天日,只是它好像太想念陽光了,於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爬出了棕色的泥土,成長為鋪天蓋地的樹。陳歌鵠未曾有嘗試過,未曾堅持過,未曾努力過,但他現在想要試一試,試著擁有一段雖普通但自己不後悔的人生。

飛蛾撲打著翅膀,樂此不疲地想要觸碰街燈,儘管牠只是癡心妄想,終其一生都未必可以碰到光源。陳歌鵠在底下抬頭看了許久,看得眼睛發酸。

但他願成為那飛蛾。

音樂人生—歌詞評賞創作比賽—紅日

「命運就算顛沛流離,命運就算曲折離奇,命運就算恐嚇著你,做人沒趣味。」

電視節目正播放著紅日這首歌曲,我一聽到這旋律,想起了很多往事。

我的成長,遇到了很多的困難和阻礙,就像很多的青少年一樣,學業、家庭、社交,挫折每一天都會出現。以前的我,會嘗試去逃避,因為自己不想面對失敗,但是人生於世,不是任何事都可以逃避。我聽著歌詞,心想著,我們的確不能選擇自己的命運,然而,我們是可以選擇以甚麼的心態面對。

「別流淚,心酸,更不應捨棄,我願能一生永遠陪伴你。」

人遇到了失敗,才可以從錯誤中學習,作出改進和成長。每次我遇上挫折,都會聽聽這首歌。「別流淚,心酸,更不應捨棄。」這兩句歌詞,能使我再次充滿力量,令我有勇氣衝破難關。《紅日》這首歌是我明白到失敗並不是恐怖的事,失敗後並不是無法挽救的。學會怎樣面對失敗,人生才會成功。「我願能一生永遠陪伴你。」身邊的朋友就像太陽一樣,不管世事的變改,永遠都一直陪伴著我,守護我,在我們身邊給予支持和鼓勵。一次我因為生病而不能出席某科的考試,當時我十分失望,儘管我們不能控制事情的結果,我們可以選擇以甚麼的態度面對。我的好朋友安慰我,才得以令我走出困境。

 

相信每個人,在不同時候聽這首歌,都會嘗出不同的味道。一樣的節奏旋律,不同的人聆聽以後會有不同的感受。歌詞給人聯想的空間,而且歌曲給人的印象比一篇文章要更為深刻,所以我認為這就是音樂帶來的力量。

我所佩服的女人

李姨是我媽媽認識多年的好朋友,現在大約有五十多歲。我一直都認為她是個獨立自主,溫柔而又堅強的女人。有一次,我看見李姨項上戴著一條上面繫著一隻金戒指的項鍊。但據我所知,李姨已經與前夫離婚很久了。我在好奇之下追問她戒指的由來,沒想到真的是她前夫送的。於是我更好奇了,繼續追問下去,接著,李姨便把當年的故事娓娓道來。

李姨與她的前夫王先生從小就是鄰居,兩人也是青梅竹馬。到兩人長大之後也自然而然地發展成為情侶,然後就到了談婚論嫁的階段,家裡的長輩也樂見其成。那隻金戒指就是王先生存了很久的錢買來送給李姨的。那是一隻款式素淨的金戒指,上面連一絲花紋也沒有,李姨卻很喜歡,因為以王先生那時較清貧的家境來說,能買到一隻金戒指已是十分不易了,所以她很感動。

婚後,王先生正在發展他的事業,一開始也算順利,所以兩人過上了一段時間的好日子。但後來他卻因投資失利而導致公司倒閉,所以家裡的經濟重擔就全落到了李姨身上。那時李姨試過一天做四份工作,回到家還要洗衣服、煮飯和做家務,整個人都憔悴了不少。王先生卻從此一蹶不振,整天只知道在家裡怨天尤人,還酗酒,喝醉了就打罵妻兒,拿他們來出氣。那時他們的兒子已經八歲了。起初李姨忍著他,因為她還深愛他,因為她想給她的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她不想她的兒子失去了父親。但再多的感情也會在沒日沒夜的打罵中消磨殆盡。有一天她回到家時,發現孩子躺在地上,渾身青紫,有的地方甚至還滲出了血,而王先生卻還坐在地上不停的喝酒,嘴裡說著醉話。那一瞬間,李姨猛然醒悟過來。她明白到這個男人根本不能成為她兒子的榜樣,他給不了他父愛,甚至還會傷害他。所以,她決定跟他離婚。

離婚後的日子很難過,孤兒寡婦的日子不容易,受盡旁人不少的白眼。但日子再艱難,也不會再有人打罵他們了。孩子也很懂事,每天自動自發地做家務、做功課,從不需要別人操心,李姨覺得很欣慰。但錢仍是一個大問題,所以她把戒指拿去當舖當了,得到了一百元,那時候一百元已經很多了,也解決了兩母子的燃眉之急。李姨的人生雖然過得一波三折,但人生總會否極泰來。後來,李姨升職了,成了一家分公司的主管。她的兒子也順利升上了大學,找了份好工作,現在已經成家立業。在日子安穩一些後,李姨便把戒指贖回來了,其實她對王先生早就沒了感情,只不過是作為那段甜蜜回憶的一個見證罷了。「畢竟我這輩子也就愛過那麼一個人了。」她眼泛淚光地說。

有時離婚也是一種負責任的行為。李姨很勇敢,因為她為了保護自己的兒子而提出了離婚。那個年代,中國人的社會普遍認為婚姻是一生一世的,所以對離了婚的女子也會有種莫名輕視。但李姨是一個堅強的女人,敢愛敢恨。她清楚知道就算有了父母,如果父母不能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榜樣,孩子也不能健康成長。果然,她提出了離婚,母兼父職。我打從心底裡佩服這樣一個理智、勇敢,而又堅強的女子。

音樂人生——周三的情書

這二十多年來   我一直在唱歌  唱歌給我的心上人聽啊
這個心上人  還不知道在哪裡  我一直在尋覓著她

又過了十年  我一直在尋找  沒有找到心上人
到處都是高樓大廈  到處都是飛機汽車  壓得我喘不過氣

現在該如何是好  這世界變化太快了
我沒有存款也沒有洋房  生活我過得緊張
心愛的姑娘你不要拒絕我  每天都會把歌給你唱
心愛的姑娘你一定等著我  我騎車帶你去環遊世界
心愛的姑娘你快來我身旁  我的肩膀就是你的依靠
心愛的姑娘雖然我沒有車房  我會把我的一切都給你

現在該如何是好  這世界變化太快了
我沒有存款也沒有洋房  生活我過得緊張

心愛的姑娘你不要拒絕我  每天都會把歌給你唱
心愛的姑娘你一定等著我  我騎車帶你去環遊世界
心愛的姑娘你快來我身旁  我的肩膀就是你的依靠
心愛的姑娘雖然我沒有車房  我會把我的一切都給你
這三十多年來  我堅持在唱歌  唱歌給我的心上人聽啊
這個心上人  還不知道在哪裡  感覺明天就會出現

 

這一首簡單的歌曲是出自無業結他手周三先生。周三先生在他27歲時辭掉了收費員的工作,背着一部結他出門唱歌。他只是一個平凡的人,沒有高的收入,亦沒有帥氣的外貌。他的生活從不忙碌,每一天都會用心留意身邊的事物,但他看到的卻是發展快速得日新月異的城市。

 

周三先生由於沒有工作,生活沒有保障,所以女孩們都只願和他戀愛,卻不願嫁與他。從歌詞中的一句「到處都是高樓大廈  到處都是飛機汽車  壓得我喘不過氣」,就知道周三情場失敗的原因是因為他沒有能力給予對方一個良好的生活。他的歌中有着淡淡的無奈和悲傷,感慨現今的人不是因相愛而結婚,而是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就如外貌、富裕程度等。周三先生看到身邊的人每一個都在拼命地追趕着別人的節奏,每天過得十分辛勤,而自己卻如此落後,感到很大的壓力,所以「壓得他喘不過氣」。

 

周三先生心目中的愛情是十分純真美好,就是全心全意的愛和盡他全力把最好的一切都給他心愛的姑娘。快快樂樂地唱情歌、輕輕鬆鬆地踏單車,已經是十分滿足快樂的事。可惜的是,現今的人十分看重物質生活,所以周三先生的歌令人感到無奈,感嘆金錢令人性變得醜惡。

 

儘管如此,在歌中的最後,我們可以看出周三先生一直在堅持自己的信念。即使周三先生尋找了這個「心上人」很多年,他仍然堅信世上有單純的幸福愛情,並且「感覺明天就會出現」。

音樂人生─第二人生

「你聽到鬧鐘聲 你推開了抱枕 你醒在 無盡的 疲倦的人生
英雄沒有出現 奇蹟沒有發生 你只有 苦澀的 即溶咖啡粉」
「你天天看新聞 在等什麼發生 讓人生 再重頭 再起死回生
地心沒有沸騰 隕石沒有傾盆 只有你 和日子 長滿了灰塵」

 

現在有許多人,每天都過著一模一樣的生活。因此,他們只覺得生活枯燥無味。另外,他們每天也會期盼著有不一樣的事情發生,卻只願意留在自己的舒適區內,不肯走出來。這樣使他們無法真正的感受和體會其他在生活上從沒發生的事情,到底會為自己帶來甚麼。哪怕是喜或悲,都未曾感受過。一天一天的過去,回想一下從前的自己,有沒有發現自己只是不停的重複做著某些事情?
「期待一趟旅程 精采萬分 你卻還在等

等到荒廢青春 用盡體溫 才開始悔恨」

「期待一種永恆 卻怕傷痕 怕碎骨粉身
最後還是一個人 沒有神 你孤獨的生存」

我相信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一生過得精彩而無憾。即使可能在長大的過程中有一些不快的經歷,但仍希望待他日自己漸漸老去的時候再次回望過去,會認為自己絕對是不枉此生。可是現實世界中,我們都只會空想。因為害怕會遇到挫折,因為害怕會受傷,因為害怕會失敗……種種的憂慮,都令我們不願意向前踏走。哪怕只是小小的一步,我們都不希望向前走,好像只要向前一走,自己必定不會取得成功,那些挫折、困難只會排山倒海的向自己湧過來。此時此刻,我們便會對自己說:「算了吧。」但到了最後,看看身邊的人,原本自己比別人落後了許多,其他人已經得到了不同的經歷、嘗試過許多自己沒有嘗試過的事物,但自己呢?好像沒有甚麼。直到那一刻,我們才會開始埋怨自己和感到後悔。
「你才剛出了門 你就開始在等 你等著 快回家 回你的圍城
命運如果有門 名字就叫心門 並不是 能不能 而是肯不肯」

「生命不是過程 而是美麗旅程 風景有 亮和暗 也有愛和恨
第一站叫天真 第二站叫青春 下一站 的名字 等你去確認」

 

我們一直都錯過了很多美好的事物,原因就是因為人們內心擁有的恐懼。沒有一個人能夠躲避那些困難,因為每個人都必定會遇上它,所以我們沒有必要因為害怕遇上挫折,而放棄欣賞生命中遇上的優美景色。現今社會上,愈來愈多人只要遇上小小的挫折,便會馬上說放棄,並抱怨上天和身邊的人為何不給予他們協助。人生的旅程中,各人也會遇上大大小小的挫折,我們不可能期待每次在自己跌倒以後,都會有人馬上走過來扶你一把。自己的人生應由自己面對,不應把身邊的人向自己伸出援手視為理所當然的。緊記一點,每當遇到挫折時,不用害怕,即使沒有人幫助自己,我們自己依然有能力繼續向前邁進。只要挨過這段日子,美好的風光便會出現在我們眼前,為甚麼要動輒就說放棄呢?只要你願意,不管有再大的難關,都一定可以走過去。
「期待一趟旅程 精采萬分 你卻還在等
等到荒廢青春 用盡體溫 才開始悔恨」

「期待一種永恆 即使傷痕 也奮不顧身
也許會有一個人 陪著你 向新人生啟程」

 

不要再只會期待了,向前走吧!不要再因為害怕而放棄了,向前走吧!一邊向前走,我們就會遇上不同的人。到了旅程的中間,我們也許會找到自己的伯樂跟自己作伴,在餘下的路上繼續向前走,我們從此也不再孤獨的生存下去了。就算中途跌倒受傷,也算是一種磨練和美好的回憶,而且你的伯樂亦必定會把你扶起來,為你消毒你的傷口,為甚麼要怕呢?哪怕路途有多坎坷,就能體驗一個精彩的旅程了!
「每個靈魂 每個人 每次 劫後餘生
每個心跳 每滴淚 在等 絕處逢生
如果命運註定你的誕生 如果末日始終沒有發生
不要等到來生 讓此時此刻 能不虛此生」

「期待一趟旅程 精采萬分 你不該再等
別到荒廢青春 用盡體溫 才開始悔恨」

「期待一種永恆 即使傷痕 也奮不顧身
生命還沒有黃昏 下一站 你的第二人生」
不用等待,我們可以憑著自己的力量,努力的向前走。不用害怕,不論將來會遇上甚麼困難,這些都是我們獨一無二的經歷。既然沒人可預知未來,那麼我們為甚麼不嘗試一下向前走,去探索一下到底將來會有怎樣美好的風光等著我們呢?不要在遇到挫折時就放棄,這些小小的挫折就是代表著我們正邁向成功。打開你的心門吧!張開你的眼睛,聆聽世界上美好的聲音。一步一步的向前走,你便會發現以前的自己原來是多麼孤陋寡聞。謝謝五月天的歌,我終於開展了我的第二人生。你也不用再害怕甚麼,現在也絕對不算太遲,馬上來開展屬於你自己的第二人生吧!

「你的第二人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mv7CzCmHU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