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基礎課

今天在整理這門功課,順便也在這裡說說好了~

我的學校很重視學生的”創意”,所以有1門無論什麼年級都要有修過的創作基礎課,基本上這門課就像手工課1樣,老師會有1個大題目再讓我們自己在這個題目下找自己小的關鍵詞(例如上學期的大題目便是叫同學用1個詞形容自己)根據這個詞自己搞點什麼東西出來。雖然我覺得這是1門詭異的課,如果創意真的能由1位老師教出來的話,但事實上再甚麼說它也是提供給我們1個機會,有總比沒有強,叫我們去學面對時的心態和做創作時的經驗,

上學期主要是在平面影像(我有空會再在這裡說1點),現在主要在做立體構成,而題目是面具,并希望我其中背後帶有”身份認同”的意味。話說棒的那些會在期未放在诚品展覽,其實每當遇到這種利誘時我便很頭痛,因為這也同時代表著你有機會要乘受1次失落。有時候我會想雖然自我的價值不應該依附著他人,但事實上或许我們多多少少只不過是別人的1個影子投射。這具話如果用在設計師身上會更合用嗎?如果別人不喜歡你的設計,你真的可以去吃風,但別人喜歡你的設計,不正正是因為那個設計是你嗎?

根據身份認同,老師要求我們先交1個概括的文档,下面是我交的功課:

「在回答身份認同前,我們先來問,認同是什麼? 江宜樺在《台灣社會研究季刊》〈自由民主體制下的國家認同〉一文中曾指出認同是個人或群體藉之以和其他的個人或群體區分彼此社會關係的方式。身份則是由主體出發的明詞,換句話說,身份認同是在問「我是誰? 」而這個「誰」就是主體如何在時間空間上確認自己的存在。其中的存在涉及了自我認識、自我肯定的過程,他們不只是自我對一己的主觀了解,也必定滲雜了他人對此一主體之存在樣態是否有同樣或類似的認識,因為人并不是單獨一個存在於地球上之空間的。一個人可透過許多途徑形成自我認同,包括性別上的認同(是男性,還是女性,還是雙性傾向?),家族關係上的認同(是子女,兄弟或姊妹?),社會階層或階級上的認同(是中產階級還是被剝削的勞工?),宗教信仰方面的認同(是基督徒,佛教徒,無神論者)?等等。當一個人對他所著落的時空脈絡中越是有清楚的指認,就越能回答出「我是誰?」但在這樣一個主體與他人,矛盾的認同關係中,身份認同或许只不過是尊重我們作為「人」一生物這既簡單又複雜的事實。」

7543_10151533583707570_1204895173_n533286_10151533583792570_1832281437_n

543120_10151533583652570_322830468_n

在做出了大框架後就要再向細處走,而我面對身份認同這件是具保留態度,身份這件事實在是太多樣化,而當人落入其中後又是多麼的受束缚,所以我想打造1個穿越,凌亂,捆绑的感覺,根據此我選了線做材料做各樣試驗,雖然這門課也是給予我們百分百選材的自由度,但基於我諗的是服裝設計,我往往還是會選1般做服裝會用到的材料,希望自己能和它們孕育出更多感情。
我對於在吸管里的那個試驗最感興趣,主要是線在里頭穿插,顏色的折射很令我著迷。
所以接著的我只要想到方法將它做組成便完成了~
HAHA -.-

創意裙

561167_10151535833812570_56688240_n548485_10151536018327570_102877937_n

由於我依然不滿意自己創意裙的轮廓所以我便继續著試驗,這次我只用了1個椭圓形裙版進行變化將方形的概念插入本來的裙版中,希望出來的轮廓可以更順,以上兩個都是昨晚的試驗。

13874_10151536554932570_508958769_n

很慶幸的在今早起床後(如果4點多也還算是早上)我終於找到了較接近我心目中的裙版。

我也是在1個人生活後,由其是放假天才發現原來世界可以會變得這麼顛倒,凌晨的時候不知道自己在吃的算是早餐,午餐,晚餐還是消夜,晨曦的時候做著做著功課開始順便去洗晒衣服,6/7點終於受不了爬上床,迷迷糊糊睁开眼後已經到了3/4點。

加洲紅的耶穌基督

加洲紅的耶穌基督:二十一世紀香港基督教音樂的形式、內容及製作(節錄)

這是上學期修讀宗教研究科目的期末家課。原文好像長了點,於是僅截取一部分在此分享。

一、導言
本文將以當代香港基督教音樂為例,嘗試揭示基督教音樂遇上流行文化後,其因此在形式、內容及發行過程上所受的影響。其發展脈絡如何?這些音樂如何引入流行曲的形式?流行文化的內容如何增刪、轉換音樂的基督教元素?它們的生產又會否異於傳統基督教音樂?這些都是本文嘗試解答的問題,而其中歌詞內容又牽涉基督教含意的轉變,因此將為本文最重點探討之部分。 閱讀全文

創意裙

我諗的實踐大學在台北的中山區,大直,話說它的服裝設計學系是台灣最出名的……大1的上學期是先教做裙子,到了下半學期,學校以創意裙為名在提供了100%創作自由度底下要求我們在期中時(23/4之前)交出1件自己設計的裙子并會選出佳作做展覽。
說實在的天底下最難的創作就是自由的創作,當你有太多的選擇可做時,你會發現自己其實選擇不了。
原來台灣在中學期間已有很多是屬於教授职業課(服裝,美容,美髮,餐飲)的中學,我的1些同學并是來自這些學校的,這時候你會發現如果你早早已定下要讀這類課時,拜托你就快點進入這些职業學校,因為實際揮作真的比你坐在那里講理論重要太多。很不幸地,我并不是他們其中1員,在服裝製作上,我不過是個剛學了半年不到的初哥,了解的太少甚至是線都可以車歪的白痴,無奈的我還是要交這項功課。
雖然我很喜歡純藝術,但對於自己最終選擇了諗設計,還是很高興的,設計是關於”他”的,”他”和我有關係也其實并沒有什麼關係,這就是具挑戰的地方。
今天是交半成品的日子,除了有和老師再討論的機會外,也有了窥視同學作品的機會,在各方做”比較”時其實是很刺激的,但我心底總是覺得每樣東西都有屬於它自己的那個美。
基於第1,我的缝纫,打版技術真的很烂外,第2我對於服裝設計上的創意這個字也使先下限定,我不願意做1些太脫離掉日常生活,太COSTUME的設計,毕竟我選諗服裝設計的原因第1,我愛錢也想賺錢.第2百分之百藝術家的寂寞并不是我想要的,找些人來捣弄1下我會比較快樂。

IMGP7183156848_10151529923257570_774320984_n
所以我就先以了應該能賣些錢作設計的第1個目標,其後我1向有追求”純粹”的僻好,我喜歡簡化,自然,最後我就去了找書研究裙子在版形上的變化理論,其中我對腰間,摺子和裙擺正比關係很感興趣,所以我就拿了他們兩個最極端的關係做1/2縮版的變化試驗。
幸好還有兩個星期多的時間才要交貨,但這時候我回還頭又想想,或许我不應該為創意這件事定下這麼多限制…或许。

小薯的第一次 放榜的徬徨

這篇的誕生,源於一個原本不屬於這間學校的一個小薯的經歷。

中五會考放榜,對於正在閱讀的你,也許有點陌生,也許只曾道聽途說,不過不要緊,會考已成過去,留下只有一絲痕跡。

二零零九年,小薯在天水圍的某間中學正就讀中五,與其他人一樣,他也要面對會考的考驗。放榜當天,小薯雖然早有心理準備外出尋訪﹝亦即「撲」學校﹞,但心情緊張定必在所難免。派發成績單前,往往皆是由校長發表一番肺腑之言,而遲遲不派成績單,雖然校長有他的理據,所做的亦有好處。但在於小薯而言,早一點派發成績單,早一點作好部署。

小薯只應考七科,相對其他考生而言算是比較少的一群,當然重讀生或是自修生則另作別論。收到成績單的一刻,緊張的心情都全部消失。當然不是取得三十分準備拔尖,而是符合預期,最佳六科有十八分,即使要出「公海」飄浮,上岸的機會總大一點。

不能升讀原校,就突然好像跟學校沒有感情,飛奔到商場裡,忙著影印「新鮮熱辣」的成績單。轉眼間,已經坐上一台綠色戰車,直奔聯招中心。聯招的長寫不太記得了,不過這間中心只設於新界區,香港九龍的學子只有一間一間學校求學位。聯招兩時正開始,直至五時完結,中間有六節面試時段,也就是說只有六個機會,因為每一節時段只可以向一間學校提交申請。

小薯第一間提交申請的學校是培聖中學,考慮它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基於其餘額甚多,忘了一提,聯招的禮堂中央有一個大屏幕,每半小時更新一次各學校的餘額。當時未到兩時,已經發呆,因為那一年的成績好得有數間學校已沒有學額多出,對比往年比較少見。

首輪面試名單公佈,我們班十多位同學一起交表,只有數位可以面試,不過有點兒奇怪,有數位很高分的同學都沒有面試的機會,而得到面試機會的同學則巧合地都是一早提交申請表,而不是像其他同學在最後數分鐘才交表。第二輪名單公佈,仍是中空寶,十數位同學依然沒有著落。此時我們學校的老師過來,說有一個空的推薦名額需要我們這些仍在「公海」的補上,因為之前各學校要求得到推薦的同學沒有面試,反而是自行申請另一間學校並被取錄,這個時候,縱然大家都覺得他浪費了推薦的名額,到了另一間學校面試,對我們而言不太公平,不過大家也沒有時間討論,名額急著要一個人替補。

當時大約十位同學和小薯,老師開出第一個條件,要跟早前被推薦的同學會考成績同分,就令競爭者只剩下小薯跟另一位同學而已。那個時候,大家都沒有面試機會,大家都急著求得一個學位,而老師看過成績單後選了小薯,因為小薯1B4C較為平均。那時的情況有點像兩個只能活一個這種情景,有點點生離死別的感覺。

一轉眼老師已拉著小薯直接前往面試課室先「見見人」,其實是種有點走捷徑的方法,第一眼我看見的是小葉,第一眼感覺真的很和藹可親。簡單介紹一下後,小葉叫小薯到禮堂填表格,因為規則是死的,臨離開前,小葉還親切地說:「我地一陣見」。

回到禮堂立刻把表格填好,剛好趕得及尾班車,截表前十秒成功到櫃位交表。果真,下一輪面試名單,只有我的考生編號在列。步上面試課室,畢竟剛才見過面,心是會定一點的。同場大概有十名老師,負責各樣工作,而小薯先稍待一會,因為還有其他人在面試。面試很快開始,還記得是Miss Ho,Miss Tam,還有另一位男老師。不過那位男老師在小薯兩年學習生涯很少出現,小薯仍然不太知道他的名字。

雖然是很緊張,但做足準備,基本的介紹,各項證書的由來還可以流暢地表達出來。不過小薯卻被一條問題考起,「為甚麼穿校服來面試?」小薯臉上只有一個囧字,口裡雖說尊重場合,實際卻是因為學校放榜不容我們穿便服,時間又緊逼。

面試順利的通過,交了錢,一個校印蓋在成續單上,成功被取錄,徬徨完了。回到禮堂,還看見其他同學在等消息,自自然然留下來支持他們。第三節時段他們仍沒有面試機會,但那間學校學額仍然充足,他們決定再申請多一次。第四節時段他們很多都可以前往面試,半小時左右他們陸續回來,都被取錄了。他們更說該校的老師驚訝他們這麼遲才申請,才發現第一節時段有一批申請表不見了…

最後很多都取得學位,也許沒有這些經歷,小薯不會是這一個行不留名。

來到了這間學校,還有很多的第一次,未知大家會否有興趣,陪小薯再走他的第一次?

PS.往時考寫作,抒情文,很難,怎寫六百字?高考寫文化題,很難,怎寫千五字?幾年過去,本來只想寫一個第一次的短篇集,怎料這篇已千六字…寫作,不太難吧。

777

IMGP7173417137_10151233921962570_269005828_n
我不知道這篇文章會被誰看到,而或许你們也不知道我是誰,但我現在在台灣諗服裝設計。
我不知道能在這裡說多久又或是會說些什麼,但也是離開後才發現自己曾經在這所學校讀過書,原來這裡會給著我溫暖。
台灣沒有復活節假,但有大學生專利的春假,明明是鉄了心腸要上1次陽明山,結果除了有1天我很放鬆的約了朋友到小家做sardine pasta外就是在找布料,打版子和車缝中渡過了。
昨天終於將半成品趕出來了,現在就先讓我偷個懶,但我完全知道1會兒的晚上,我又會在瘋狂的趕作業……

影評 – 《A Single Man》

取回去年的舊文章。原來這篇在老師眼中寫得很好,有這樣一句評語「學員對理論有深刻理解,並能靈活運用……對細節的分析和解讀每有神來之筆……相當好的電影評論習作」。獲得肯定,實為美事,然浸淫日久,不免有才盡之感。心忖再也寫不出以往的好文章,又或者,那個我已經死了。

像是傷感非常,卻連對「自己已死」的宣告也毫無感受,好像這只是如得不到獎的 Good Quality 歌星吃著酸葡萄杯葛樂壇頒獎禮一樣的瑣碎事。

We’re invisible, you know that–––
A Review on A Single Man (Tom Ford)
2011年12月20日

導言

本文將以2009年電影《A Single Man[i]》為分析基礎,闡述其與「社會壓逼同性愛情」之互動,並嘗試理解影片中對不同的同性愛及同志之表達方式,看這對同性愛之外在逼迫於深層內化至同志自我塑造形象時之境況,以及這些表達方式本身傳達何等信息、對外界又有何回應。

閱讀全文

說書:正義:一場思辨之旅

Justice: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 Written by Michael Sandel 中譯本即為正義:一場思辨之旅。有讀過這本書嗎?就算沒有讀過,在書店也很容易能夠在當眼處找到它的名字。我們對於「正義」(JUSTICE)這一個詞語通常有一種浪漫的感覺,特別是男孩子吧,若果能夠成為一個「正義」的人,不是很威風嗎?而這本書說是在說「正義」這一詞所代表的是什麼意思,我們很多時以為,政治便是黑暗、哲學便是深澀,兩者都脫離現實,然而這都是一些誤解,「正義」就是一個概念,用作解答什麼是好的政治,或是哲學上如何才是一個好人,這些很貼近生活的問題。

這本書引用了很多生活的例子,去解釋我們作出判斷時,應該想到了什麼,並問自己這些判準的準則是什麼,我們有時對於突如其來的事件顯得手足無措、不知如何評論,大底是因為我們沒有想過,於是只得人云亦云,然而這本書就是在解答或是顯示給我們看,一些哲人他們是用什麼的原則去「想」//「思考」人們應該做什麼,我們或許會問「自由」、「公平」是什麼,在這本書,將可得到一些啟發。

初讀的人或許覺得有些專有的名詞很艱深,然而若真的覺得這本書有趣的話,不妨找一找資料,然後再讀,閱讀的過程其實就是對話的過程,我和書本互動當中,從書本得到的,將會成為他人解答問題時的憑依,讀不通,讀多數次吧,筆者亦如是。

說歷史

在高中時代,最喜歡的就是歷史科,選科之前,我們或許曾經因魏徵的一句說話,略略了解歷史的意義,即「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到了稍年長的時侯,隨即又再問究竟治史或是為學其所在之目的為何,而現在則略有一些想法,或許能給你「知興衰」以外,所謂歷史的意義何在。

HISTORY,有一些人說是HIS’S STORY,亦即是屬於上帝的故事,歷史是不是屬於上帝筆者存而不論,而所謂的歷史並非只是在書本存在,我們要知道時間是不停的流動,我現刻的思維在下一刻已成為過去,若果成為了過去的都是歷史,即我所思所想以及我所作出的行為,本身就是歷史的存在,於是我們可以說,我們就是歷史或是說歷史即我們所經歷的事件。

然而若果我們的歷史是故事的,一個故事接著另一個故事,那麼這些故事對於我們的影響究竟何在?筆者認為歷史所提供的,是一種界域(HORZION),各種不同的故事提供了讀者觀察其他事物的基礎,試想想我們沒有「經歷」某些屬於自我的事件,例如看了數輯舞台劇或是完成了數份PAST PAPER,便不會明白舞台劇之間原來可以互相比較、PAST PAPER原來有其規律,即所謂「做極都係咁」的感覺存在。

說完了屬於自我故事的意義,我想談一些所謂學習中的歷史,亦即是中國歷史科,這些科目內容,都是記錄以往朝代的更替,以「古人」的事件作為學習對象,我們或許會覺得這些人所處的時代與我們相去極遠,讀來亦無大作用,然而筆者已指出當下轉眼成為過去,過去與現在或是將來,是連續的,我們當下的想法,或一些普世的價值,若沒有經過時間,不清楚他的來源,那麼不論是對於學問上的誤解,更會對自身產生一種無根的感覺,因為不清楚事件的脈絡,最後連自己的獨特之處亦不知從何而來,學習學科上的歷史,有時當然沉悶,但或多或少都能從中訓練選取資料;排比資料的能力,因論述中,以歷史去作為引言切入問題;作為論點力陳某事過往的得失,能夠引經據典,這就顯示了你所站立的「高度」,亦即你的「界域」何在。

以上僅是以歷史作為「工具」的意義;有機會再說歷史作為價值的意義。

櫻,一出世便由命

來,先聽一聽歌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lKn2HnvJhA
只聽到很多不同的花,對嗎?

櫻 一出世便由命
漸活到花全盛
一剎 驚醒 息間要重認
人的出生,慢慢長大,以為自己可操控自己的命運
長大了,才知道有些事上天已經一早安排

後悔不珍惜 因康乃馨的愛
再精彩 今生不可再
離開 還留下冀待
而母親的愛,總是不知不覺間出現
平常不太留意,沒有了才來後悔、珍惜
但母親雖然只是離開,卻仍期望孩子成材

丁香丹桂茉莉 都覺得可愛
誰終於會成為最愛
而生活在地球上,長大了的人類會不斷尋覓他們的伴侶
離離合合,原來都只是源於人類不斷變化的心理

最愛花 花光一刻當下
花光 卻未明辨真假
不只有時間該可怕
怒放心花 多一晚盡情吧
但已倉卒地留下瘡疤
不敢再大嘴巴
碰對了一個對的人,但你又是否他那個對的人?
有時衝動,未分清前路
最後,令一個小生命誕生了

響 花鍾一響再響
就像記憶嘹亮
加倍 緊張 欣喜似狂想
小寶寶哇哇的來到了地球
終於嚐到了做人父母的喜悅

望見小娃娃 一轉眼間花嫁
教媽媽 痛哭心中掛
玫瑰 沿路在撒下
轉眼小寶寶又長大成人
父母依依不捨,但仍盼望玫瑰可以祝福他們新婚快樂

花瓣飛舞讓愛永延續下來
人間的愛來自最愛
一邊撤紅玫瑰,一邊祝福一對新人
原來,愛真的可以一代傳一代
最愛的祝福可以成就另一對最愛

最愛花 花光一刻當下
即使已漸明辨真假
開始覺時間不可怕
盛放煙花 燒起了熱誠吧
大半生過盡無限關卡
珍惜每日怎跨
結了婚,慢慢找到了人生的目標
找到了最愛,慢慢發覺時間的逝已經不再重要
難捱的都已捱過,應放慢腳步,再享受人生

老眼昏花 清楚笑望餘下
活每一秒亦流麗瀟灑
瀟灑闊別花花 世界
走到人生的最尾,回想過去
此生無悔,亦能走得瀟灑
因為,櫻,一出世便由命

花,還只就是一朵花那麼簡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