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6D04) CHEUNG PUI HAN」

(6D04)

凌晨三點,一名女孩站在馬路邊,馬路上人車寥寥無幾。眼神空洞的她望著馬路,正在回憶起她的一生。

每晚,當她聽到鑰匙打開家門的聲音時,她的噩夢已經開始了。父親的回來,是噩夢的根源。透過微弱的光線,她從房間的縫隙裡看到父母吵得面紅耳赤,她的心就像被大石壓著,堵得慌。每晚都是這樣,本應該習慣,為何還是會如此難受呢?父母吵得更厲害了,父親的啤酒瓶被摔到地上,碎了滿地,而她的心似乎也因和這瓶子一樣,支離
破碎。她默默地把門關上,躺在床上緊閉著眼睛,也許她的消失才能結束這個噩夢。

學校總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地方,可是對她而言,學校是一個地獄。剛踏入教室,同學的笑聲和談話聲讓她心煩意亂。自從開學以來,她就沒有朋友。習慣著一個人上學,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去圖書館,她早已習慣了孤獨。可比這更可悲的,是同學們的鄙夷不屑和冷眼相待。同學們都認為她是一個性格古怪的人,對她冷嘲熱諷,開她玩笑。每次她都抿著嘴,眼神中憤怒,無奈,委屈不斷地交織著。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沒有做出任何反抗的行為。她恨透了自己的膽怯懦弱。
她的成績開始一落千丈,應付源源不斷的測驗考試,再加上班上的競爭激烈,已經讓她透不過氣。她被班主任叫出課室,她已經意識到老師叫她出去的原因了。陽光照進走廊,班主任抱著一堆作業,用關切的眼神看著她。她已無心聆聽老師說的話,眼神聚焦在被陽光照射的作業本上。四周都因太陽而變得溫暖,光芒總是讓人充滿希望。可是仿佛太陽無法照耀在她的身上,她似乎跌進了無盡的黑暗中,無法抽離。

她討厭一切發生的事情,討厭父母爭吵的聲音,討厭同學的冷眼,討厭排得密密麻麻的考試。而她最討厭的是自己的無能。她無法接受這一切的發生,她討厭這個世界。世界上最絕望的事情不是面對死亡,而是希望在自己面前毀滅消失。如果這一切都沒有發生就好了,因為這些對她來說都太難承受了;如果有人能明白她,即便只有一個人也好,能夠拍著她的肩膀說一句沒事的,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那她應該會有勇氣面對世界吧。可惜,世上沒有如果。絕望,孤獨,無助,憤怒,自卑已經纏繞她的一身,她已經想不起來這世上值得讓她留戀的地方了。

她的臉頰已經滿是淚痕,她看見不遠處有車燈的光線,一輛貨車正在緩緩駛來,她向著馬路走前了幾步,看著貨車越駛越近,車燈的光越來越刺眼,她閉上了眼睛。

次日,女孩的新聞正在大肆報道,人們對她的死亡感到惋惜。「這位女孩為什麼這麼想不開啊」,「現在孩子抗壓能力也太弱了吧」……可是卻沒有人能真正明白她。

讀小思《思香.世代》有感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書本的封面不太吸引我,感覺這本書有點沉悶。但是慢慢閱讀了這本書起來,完全沒有沉悶的感覺,反而讓我認識了很多,讓我對這本書愛不釋手。
這本書共有四十篇文章,記錄了香港灣仔及其他地方的舊有風貌和生活,表達了作者對香港本土的牽念,也讓讀者重溫六、七十年代純樸和充滿人情味的昔日香港。
在這本書中,有三篇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文章,分別是「逛閒街」、「格仔鋪」和「街坊情結」。「逛閒街」這個詞是作者父親創出來的,作者父親經常逛閒街,閒來沒事,沒有目的,在街上溜達。這天,作者也像她父親一樣走在街頭巷尾呆上老半天。當中作者在西環小街上看到許多事物:故衣店,小攤等,非常熱鬧。當我看完這篇文章時,雖說作者只是簡單的記敘自己逛街的情景,但卻令我閱讀得津津有味,仿佛我也置身於街上,感受這熱鬧的氣氛。說起逛街,我也是和作者父親一樣喜歡出去走走,逛逛。現在的大多數青少年,一有時間就是呆在家中上網,打遊戲,卻很少選擇在空閒時間出去走走逛逛,有很多時候,往往就是這樣才能無意間看到許多平日不留意的人和事物。在家閒著沒事,還不如多出去走走,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穫也不一定。我也是有時在週末有空餘的時間,就會出去街上閒逛或在商場走走。也許有很多人覺得這樣很無趣,但我覺得這些時候能讓我放鬆,暫時忘卻犯難和不順心的事,沒有特定的行程,左看看,右看看,很快就度過了一段輕鬆的時光。
「格仔鋪」這篇文章是記述作者在商場中看到許多的「格仔鋪」,和介紹「格仔鋪」。「格仔鋪」在英國創始後,漸漸在香港流行起來。格仔鋪是一兩呎大小的格子,就是一所「店」,裡面售賣一些潮流的小東西。當我看到這篇文章時,我很有共鳴。因為我也有在商場上看過格仔鋪,所以知道作者講述的是什麼。當初我第一次見格仔鋪時,心裡很是好奇這到底是什麼。當我了解後,才知道格子鋪很有趣,售賣一些新潮,可愛的小玩意或物件。現今有很多新穎的事物,時代不斷地改變,不單止有格仔鋪這種新的經營方式,還有很多等著我們發現和發掘。我們應多看看,了解周圍的事物,增廣見聞,不是嗎?
「街坊情結」這一篇文章也令我感受頗多。這篇文章是記述作者去老人中心探望以前和她一起在唐樓居住過的街坊,見面後他們談起了很多以前的事情,想起了很多回憶。當我看完這篇文章時,我很羨慕作者與老街坊們這種友好的關係,雖然只是以前一起居住過的街坊,但是許多年後還有聯繫,這是非常難得的。現在大部分人居住在垂直拔高的屋苑,大多數人看到鄰居或街坊只不過是「碰到面就點個頭」的關係,並不是非常親密;而以前的街坊會互相扶持,見面可以聊個大半天。這種街坊的關係在現在來說真的很少,是否現在的人因太過忙碌,連這種的人情味也慢慢消失了呢?
這本書不但記了許多昔日香港風貌,書中也有許多珍貴的昔日照片,令我更加了解和深入到作者當時六、七十年代的生活。時代變化得太快,看著這本書的內容,也不禁感歎昔日香港和現今香港的不同。但是我們不能一直懷念過去,而是要更加努力地展望將來。
這本書確實令我獲益良多,不但了解到昔日的香港,書中也有一些歷史小檔案,能更深入當中的演變和歷史。因此我會推薦此書給所有人,讓他們也在這本書裡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