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我喜愛的工作
一份我喜愛的工作 氣清媽媽
二零零九年年底,我轉到深水埗區工作。在香港住了三十多年,數數手指,到過深水埗區只得寥寥數次,通常只是在地底經過(坐地下鐵),今次能在這區工作,確實把我的視野擴闊了不少……
我的工作主要是協助一些領取綜援的人士尋找工作,案主(clients)全部也是由社署轉介過來。藉著工作讓我有機會與不同的人相遇,聆聽不同人的故事,
當中有不少的案主令我印象深刻、難忘,亦給我人生不少的頓悟、提醒……
******************************************
故事(一)
黃先生(化名)54 歲,已離婚,與前妻育有兩名孩子,他們均移居外地。黃先生曾在律師樓工作,擔任「師爺」一職。據資料顯示,他有碩士學歷,年輕時曾留學美國。在律師樓工作時因一些文件問題,被判入獄四年。
出獄後,黃先生積極尋找工作,努力學習新知識裝備自己。他言談溫文儒雅,不難看出他是一個有識之士。初來見我時,他告訴我他信主不久,所以我們傾談的話題通常是圍繞教會的生活。
面談過程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告訴我的兩番說話︰
第一是他媽媽告訴他︰「亞仔,你很驕傲!」(說真心話,我很欣賞他媽媽這麼坦白和真心地教導兒子,尤其是當兒子已經長得這麼大。)
第二是他告訴我︰「姑娘,現在我一無所有,但我卻一無所缺。無論前路有幾大的困難,我深信天父必領我跨過。」
我告訴黃先生天父很愛他,賜予他一位可愛的媽媽一直守望著他、等候著他……
最近,他告訴我朋友介紹他到粉嶺當文員,薪酬亦頗不錯,總算為自己的事業路踏出第一步吧!
故事(二)
亞娟(化名)36歲,越南難民,15歲時坐船偷渡來港。她告訴我當時船上有幾十人,很擠迫,衛生情況很差,她沒有親人在身旁,只得幾個朋友。在海上漂流了幾個月才來到香港。
來港後在難民營住了4年,後來經朋友介紹與一個28歲的香港男人結婚。我覺得奇怪,她只與那男人見過幾面,就這麼勇敢、大膽地將自己一生的幸福交託予那人?她輕輕的回答︰「住了難民營幾年,覺得沒有什麼前途,結婚是希望自己可以找到個好歸宿。」
婚後幾年,她發覺與丈夫性格不合,離婚收場。又過幾年,遇上第二任丈夫。婚後發覺原來丈夫欠下許多咭數,她不停的工作替丈夫償還債務,最後丈夫「着草」逃回內地避債,在內地又與另一名女子同居生子。又過幾年,亞娟決定與第二任丈夫離婚。
面談幾次後,有一日亞娟告訴我她有了身孕,我問她男友知道她有身孕嗎?她回答︰「知道,但他沒有什麼反應!」問她有什麼打算,因在港當單親媽媽絕不容易,加上她又不懂中文,她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撫養一個孩子嗎?她無奈的答道︰「姑娘,我條命很苦的!我媽媽說我已經36歲,有了嬰孩就生下來吧!將來待我年老時起碼也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孩子!姑娘,你知嗎?我只想我媽媽開心!做人就是這樣!沒有所謂吧!」她一邊說著,一邊流著眼淚……
我很少在案主面前流淚的,但今次真的忍不住流下眼淚來……從亞娟身上,我看到人生的無奈、無常、不受控制、沒有把握……送她出門口時,我輕輕搭著她的肩膀,著她出入要小心。
一個月後,亞娟告訴我因嬰孩在肚裡停止了呼吸,前兩天在廣華醫院做了人工流產手術……
******************************************
亞娟與我年紀相若,她的故事給了我很大的省思!很難想像我們這班70後在港仍是一群無憂無慮、不知天高地厚的黃毛丫頭,每日過著開心愉快的中學生活的同時,她卻要越洋過海來到老遠的香港尋找夢想……
有朋友問我,做了就業服務這麼久會否覺得沉悶?感謝天父!到目前為止我仍很喜歡我的工作!我覺得天父很「搞笑」、很有趣!若我是一位剛畢業的小妹子,我一定會很快辭退我的工作,但人年紀大了,閱歷多了,知道何謂生活,就更明白和體會案主所面對的困難和挑戰,與他們傾談時就更能觸動他們的心靈……透過與案主的接觸,讓我有更多反省的機會;讓我學懂做人要謙卑,不要自誇自擂,不要自以為是,不要心高氣傲……「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變幻原是永恆」原來是真確的道理,生命實在有太多未知之數了!原來人真是很渺小、很無助、很孤單……讓我學懂要珍惜自己,每日也竭盡所能,做好自己,盡量不要令愛我的天父失望!讓我深切明白到幸福原來近在咫尺,一直都在!原來真正的幸福不是在一個人的環境裡,而是在一個人的「心境」裡!讓我學懂每日也懷著一顆單純、感恩的心去過日子,少看自己沒有的,多看自己擁有的!過簡簡單單的生活就當知足!
一年將盡
一年將盡,近日各大電子媒體均進行2011大事回顧。
一幕幕香港大事、世界要聞,又再呈現眼前。
當中最令人震撼及痛心的,非311日本東北大地震莫屬。
一場9級地震引發的大海嘯,
一眾災民在生死的邊緣,為生而作出掙扎,
最後奄奄一息,撒手塵寰。
倖存者及死難者的家人朋友,並沒有頓足捶胸、嚎天喊地,
他們只為死去的默默抽泣,但場面依然令人心酸。
地震更引發福島縣核電廠輻射外洩,威脅生者的健康。
有專家指相關的放射物質需數十年才能回復安全水平,,
意味噩夢仍纏繞日本國民,甚至世人,禍延一代又一代。
我並非悲天憫人的大詩人杜甫,不會為民執筆賦詩,
我只能以「不想回憶,未敢忘記」作結。
跟08年512四川大地震一樣,我們避不過,亦擋不了。
對!天災,我們避免不了;但人禍呢?
人,有極力避免過「禍」的發生嗎?
種種令人痛心的災,令人憤恨的禍,有多少是人類一手釀成的呢?
還記得上人生第一堂中史課時,
老師問:「為什麼我們要學習歷史?」
一班黃毛丫頭只能有一句沒一句的回答。
現在回想起來,老師當日所說的,
正是我們生活中所需要的──「認識過去,改善現在,發展將來。」
前人的經驗告訴我們,避免重犯過去的錯誤,學習如何不走冤枉路。
可惜的是,人禍卻一再出現!是人太愚蠢了嗎?
或許不是,反而是人太聰明了,聰明得自以為是,
變得妄自尊大、冷漠無情,
結果作了一樁又一樁背棄良心的事。
那麼,我們還可怪天、還能怨地嗎?
回顧2011,你有作過違背良心,令自己追悔的憾事嗎?
「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展望2012,希望我們真的可以吸取教訓,
不要再被小聰明、大怨恨、無盡的貪念、私心所蒙蔽,
杜絕人禍重演,
活出良心。
如果有妄想堅決不懂,美滿得不接受心痛
今次我寫自己的夢。越來越覺得生活是不斷妥協的過程,很多並不真的很喜歡或樂在其中的事卻成為生活一部分。例如每天花三小時乘車往返學校,或者勉強寫一些自己不滿意的文章應付學業的要求。而為這些事低頭以至服從這世界的遊戲規則,把願望當作「妄想」,然後幻想一個美好世界,堅決不懂那些不圓滿的部分……會是我的未來嗎?
很想要做的事很多,不過就正如聖誕假期訂下的目標一樣,完成的總很少。說一句「來吧」好不容易!我想我是知道我喜歡甚麼、想要甚麼的,只不過當自己的夢與現實落差太大,或者在這個繁華盛世會遇上重重困難、萬馬千軍,可以怎樣應對呢?要是沒有能力不顧安危,我就只能不斷提醒自己,自己一開始是要甚麼、想甚麼,而妥協又是為了甚麼。妥協,如果必須的話,它只能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終站。如果把偽裝與服從視為最終目標,那就只能成為「失去耐性失落,飲飽吃醉是容易極的快樂」那一群,我希望自己能夠記住,今天的妥協是為了改變--人的力量很微小,但即使夏天依舊炎熱、世界還是那樣轉、「李氏力場」也不會消失,或者我們也能從隱匿中悄然影響身邊的人。每個人都是由其身邊每一個人一點一點構成,而別有用心的我就正能協助組裝另一些人心。
這裡太多自圓其說。妥協並不能帶來改變,只是延長痛苦。以上的也只能是於世界的壓逼太大太多,使得「不妥協並起來反抗」不成為一個可能選擇時,失敗者聊以自慰之言。非到萬不得已,實在不應投降。而認輸以後,僅能努力於心中保存意志,不至於連精神也屈從於強大的逼力而已。因此,何為「萬不得已」就顯得重要。我想我自己是容易誇大恐懼,將其轉變成「逼不得已」的狀況,那麼就可以投降。現在我分享一段我印象深刻的電影對白:
「所有「原因」都是想像出來的 – 其實是源於恐懼。讓我們暫時撇開猶太人不談,想想另一些少數,有時候,如果社會需要的話,它就完全不為注意。實際上社會的少數可以很多,像金髮,像有雀斑的人,像不明真相的群眾,但少數只在對多數構成威脅,可以是實際的,也可以是想像的威脅,少數才會「被認為」是少數。而此中就藏有恐懼。如果少數的人可以隱藏,當中的恐懼就更大。恐懼正是少數遭受逼害的原因。現在你知道了,當中總有原因的,原因就是「恐懼」。… 少數的也只是人,像任何人一樣。
不如我們談談「恐懼」。它實際上是我們的真正敵人。恐懼正佔領世界。它正成為一小撮別有用心的人控制社會的工具:葉劉淑儀利用之推銷人大釋法、而嘉誠哥就利用它售賣一些我們不需要的東西。想一想。怕被外國勢力入侵、怕街上充滿造反派、怕一些與我們生活方式不同的廉價勞工對我們構成威脅……怕中國人佔領全世界、怕古巨基的《爆了》成為大眾會聽的音樂…(可能古巨基真是一個實際的恐懼)害怕我們身上有異味並因此失去朋友、害怕慢慢變老變寂寞,變得不再有用,沒人在乎…」
而黎明的一句說話也正好提醒自己如何應對恐懼:
「計不到的,就估,估一估最壞有多壞,如果最壞也不是太壞的話,GO。」
此中又蘊含多少努力。重新思考自己的恐懼,是否真的如此令人卻步?究竟挺身而出有甚麼後果呢?而這種後果會有何影響?想像出來的恐懼往往大於後果本身。而我尚未修練如此絕技,因此還是袋住黎生金句幫助自己。妥協很容易,留下卻需要勇氣。努力做一個對自己無愧的人,懷著勇氣向自己堅信的東西逆光前進。非常困難,我希望自己做得到。
Miss Wong 為中七同學打打氣
黃明樂專訪
梁偉洛專訪
潘小濤專訪
記二十周年書法展覧開幕
Miss Tam 為大家打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