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買。

週末週日要分別上班和上學,只得星期四休息。以前總是晚起結果來不及返教會;現在才知,失去了「週」的概念,日子一天接著一天的溜走,其實很可怕。買了蘇打綠新專輯和這張唱片。兩種音樂在我心中份量相若,但後者的唱片難找得多。歌手爆紅真好,至少買唱片比較方便。但難買也有難買的故事。

我那個晚上跑到總是賣得比別家貴的唱片店找<不允許哭泣的場合>,我以為多花點錢,還是會買到。結果店員說專輯還未到香港,於是我留了電話,像等面試結果般等待電話。那日店員打來,說專輯到了,可以來買。有個念頭一閃而過,就是去買得較便宜的店去買,因為既然到了香港,哪一家店也可以找得到吧。但又想,對方第一時間通知自己,我卻立即光顧別家,好像不太好,所以當晚收工,就回去那唱片店。

我在最新專輯那一欄,完全找不到我要的東西。是不是被買走了呢?很想問,但始終擔心定價嚇人,不敢開口,只是自己默默地尋找。轉身回到我上次翻唱片的位置,摸到那一欄多了僅僅一張新的專輯。拿上來看,想不到居然有特價,不算很便宜,但肯定是老實,正常過正常的售價。明知我自己買不到,來貨量又少,竟然就放在隱秘的地方,然後打個折。

這種細膩安靜的貼心,比一進門先歡迎光臨,轉身離開不管有沒有買都謝謝幫襯,好太多了啦。

在〈關於買。〉中有 12 則留言

  1. 我也喜歡買唱片:推出專輯第一天跑去買唱片,徘徊於「買到」與「專輯延誤」之間,感覺特殊。而有唱片能讓自己在第一天衝去買、不理會價格(雖然,炒賣起來的話還是不願意買)、忘卻「第二版」(真討厭),實在是美事。
    怎樣看一件事很有趣。以文章所說的事為例,它可以是毫不特別,也可像文章寫來是一種細膩安靜的貼心。我認為事事把別人想得善良然後感恩,也是在這個大千世界中的一點安慰。這個地方看起來美好一點,也是發現這裡不公平、不正義後的一個自我調適。

  2. 我也有過買CD的踟躕,1995年在H*V發現我的至愛Sophie Zelmani, 自此行經CD舖總會問一問有沒有Sophie Zelmani,當然沒有。後來,張懸初來香港的時候,我也在普通街頭CD舖問,也沒有。如今買CD,我多網購,方便,有某種失落,也有驚喜,Katie Herzig 還是獨立而自資出唱片時,我向她訂CD,她親自寄的,郵寄單據上有她的親筆簽名。前個星期,行經天水圍一間CD舖,入去就問一問:有沒有《他們在島嶼寫作》的DVD?哈哈,我總是這樣製造時空的錯配……

  3. 現在真的愈來愈少人肯花錢去買唱片呢! 雖然我沒有甚麼資料在手, 但我相信幾乎所有使用電腦的人都曾經在網絡上非法下載歌曲。只有一些重視音質及想買作紀念的人才會真真正正花錢去買唱片, 當然還有一些默默地支持正版的人。為了我們喜愛的歌手或其他音樂創作人, 我們應該支持購買唱片, 總好過當小偷, 偷走了我們所喜愛的人的財產。

  4. 城市中都有一些令人驚喜的地方,就像你的唱片,我覺得很有縁呢。我覺得香港人腳步太快了,若慢下來,即使是每天都走過的路.說不定可找發現一些我們從未留意而令人驚喜的事物喔!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