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在街上(駐站作家)

  那夜,我在街上度過,頭枕在行人路上,身橫躺在馬路上。已不記得天上有沒有星星,身邊坐著或躺著的是誰。但那夜,實在太疲累,原打算坐著一整夜,奈何疲累一下子侵吞了身軀,我只好躺下來。如此,我在大學的第一個有印象的晚上,就在馬路上度過了。

  那是有電腦,可是並不算非常有效率的年代。因此在大學選科時,仍然需要學生親身去排隊,先到先得。因此在學系迎新營用過晚餐後,我們同系十多同學,加上師兄師姐就分批到不同學系的選科地點排隊。起初大家都不以為然,但當我到達大學本部馮景禧樓前,看到前頭有十幾人排隊,就明白師兄師姐的話並沒有誇張:熱門的課程,如有明星級講師坐陣,又或特別容易拿高分的,是非常搶手的,必須前一晚排隊。

  我跟其他同學並不相同,並沒有所謂必然要選讀的課程,不過由於沒有住宿舍,一來一往舟車勞頓,能夠減少回校的日子是最佳的結果,因此都有排出各種的可能性,譬如選讀同一科的星期二課堂,星期四就不用回校。假如選不到星期二的,星期四就必須回校。因此我的選擇特別多,組合也特別多,能否選中也沒有太大所謂。不過當看見大家也去排隊,我也湊熱鬧去排了。

  應該有一位同學與我在一起,但我已經忘記了是誰,更忘記了大家說了什麼。只依稀記得師兄師姐不時四處探班,看看我們排隊的情況。有時候,我們會站起來四處走動,但更多時候是坐在行人路上,聊聊大家的過去、興趣,或對大學的期盼,以至夢想。我的夢想很清晰,就是想成為一位作家。那時候還青春,不懂得羞澀,跟只認識了一天的「陌生人」毫不尷尬地聊起遙遠的夢,該是受到四周的氛圍影響吧!

  後來,實在太累了。於是我脫下外套,放在行人路上,頭枕了上去,就迷迷糊糊地睡去了。那是八月的夏天,入夜有少許悶熱,不過溫度仍然可以接受。反而讓我緊張的是,新曆八月,正好是農曆七月,入讀大學前都甚少上夜街的我,要在七月鬼門關大開的晚上留在街上,實是從前沒有想過。幸好當時四周都是同樣的大一學生,兼且說鬼故傳統,甚麼辮子姑娘、牛尾湯都是另一個晚上的環節,如是者,過了一個平穩又難忘的晚上。

  半夢半醒之間,太陽初昇。我和同學輪流去了梳洗,等候課室開門,然後去簽選修科。幸運地,我選到了本來要讀的科目,更神奇的是我的選修科中竟然不乏那些明星級的老師,是那種誇張到連樓梯也坐滿學生的課堂,應該惹來不少同學羡慕吧。翌年,選修的方式改變,再後來電腦普及,大家再不用親自去排隊。同學坐在冷氣房間內就能完成一切,時代是進步了,同時也失去某些經歷。當然在電腦前呼天搶地漸漸成為了主流,你買到那演唱會門票嗎?搶到機票嗎?你能否也幫我搶那公仔呢?新的回憶未必比舊的淺薄,但如果要寫成文章,就要花更多心思吧!你又有什麼排隊經歷呢?

在〈睡在街上(駐站作家)〉中有 3 則留言

  1. 進入科技發展的時代,確實是令排隊的回憶越來越少,正如作者所說,排隊的回憶應該是與陌生人聊天是最為難忘的,不僅是排隊時遇到不順利的事,還會聊起日常發生的事。

  2. 原來科技未發達之前人們是這樣選課科的,很開心知道這一個有趣的故事。也讓我感嘆現在科技的發達令我們方便了很多,不知道將來人類會如何運用科技呢?

  3. 我有什麼排隊的經歷呢?應該就是買演唱會門票吧,為了想看到我最喜歡的明星演出,我也會通宵達旦地買演唱會門票,相信有不少同學也會這樣吧。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