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東漢宦官到林瑞麟

讀史深感古今相連之處甚多,故有此篇。

一朝代之興衰實有關於一政府體制之建全,人口戶籍的整理,經濟理財上的調整,而此中尢以其核心即孟子言:「民為貴,君為輕。」為重。近期政客所指政治倫理者,即以民為貴的價值之一,其語出德國社會學家韋伯,即「信念倫理」與「責任倫理」,前者以道德作為決策所考慮,循规蹈矩;後者則以後果作為決策考慮,宏觀於政。-(註1)

而東漢至和帝起,君主皆以幼齡即位,然後主少國疑,必有外戚代政。及君主成人則聯合宦官重奪政權。是故,宦官每每於助君奪權後,挾天子之權而恣虐天下。這種情況橫跨了和、安、順、桓、靈、少六帝,靈帝時更有言宦官「張讓是我父、趙忠是我母」,君主不以道德或責任作決策,政事盡委宦官,可謂東漢史上的一次擾亂政治倫常。

史家王壽南指:「宦官生理上的缺陷,使他們令政府的統治大多落入陰暗面」宦官不為政治上的正統承繼人,又未有子嗣承其故業,故其行事必損人以利己,從有限的人生中得到最大的享受,如桓帝一朝,有宦官侯覽佔民田萬頃,其餘宦官權重,必有地方豪強歸附之,使斯時土地兼併嚴重,有謂「富者連千阱之田,貧者無立錐之地」可見當時的房屋問題也同樣嚴重。

事隔千年,錢穆先生於國史大綱一書評東漢一朝,是「統一政府的墜落」。-(註2)此種「物先腐而後蟲生」的教訓,想不到今天的政府又再重蹈覆轍。

數星期前,林瑞麟又升官了,此人其初在港擔任政治助理(AO),然後平步清雲,官拜現在的政務司長,社會公眾對其評價如何,各位應該都有所了解。筆者對此人的感覺,在於前些日子他強推遞補機制,明知為惡仍為之,實有古宦官以權為私之貌。然後再於本月,香港大學民意調查發現林瑞麟的支持度評分為38.5分,是有史以來所有支持度評分的最低的政務司長。-(註3)讀者可能會問,為什麼民望愈低的人,其官職卻愈高?這正是統一政府墜落所致的後果也。

數日前,有議員道出了本港的高官是「政治亂倫」,原來這確是事實。因我們的政府確實無人有所謂「信念倫理」去行社會的福利政策或「責任倫理」即高官問責,做錯理當辭職。

當政府不為人民所選,其選票來源源於本朝的北京政府;當政府說市民的民望於我如浮雲,卻不去讀「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當政府視他市民住屋問題為常態,卻不敢正視迫切問題……這樣的政府,還是我們的政府嗎?

由此下去,林公公掌權了,只怕東漢歷史又會再重演了。

註1.作者:陳雲<講儀態不講倫理的當今政治>,見<<明報>>2011年10月16日;http://commentshk.blogspot.com/2011/10/blog-post_9817.html

註2.作者:錢穆<<國史大綱>>(台灣:商務印書局,1996年),頁154-159。

註3.<林瑞麟成民望最低政務司長>,見<<明報>>,2010年10月1日;http://news.sina.com.hk/news/1509/3/1/2451324/1.html

在〈由東漢宦官到林瑞麟〉中有 4 則留言

  1. 既使不是林公公掌權,我認為我們的政府還是難以逃過「滅亡」這一關。
    自從香港回歸中國後,香港行政長官的權力便使受制於中央政府,雖然香港現在是實行「一國兩制」,但從董建華和曾蔭權這兩屆行政長官的表現看來,中央政府有能力干擾香港政策是鐵一般的事實。
    這樣的政府,早就不是我們的政府了。

  2. 的確如此,只要一看人大常委們擁有的釋法能力,此能力一如電腦遊戲的外掛,任何不容於中央的法例都可以一釋再釋,我們面對這樣的情況確實只有苦笑之。苦笑港人治港僅是口頭上,並無徹底實行之。

  3. 當黃毓民議員在行政長官答問會時詢問特首關於林公公掌權的問題,特首也是一度回避問題,主席更將該名議員趕出議場。其實一個低支持度的局長,仍然被升職為政務司長,可見香港政府經已墜落,就像已與中央融合,將無一國兩制之言。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