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彰良《流》閱讀報告

綜觀歷史的洪流,有人被世人稱為捨身為國的偉人,亦有人被視為出賣國家的小人——歷史人物,是不是真的用三言兩語便能解釋透徹呢?那些為邪惡黨派戰鬥的士兵被人們的流言蜚語壓得喘不過氣來,帶有偏見的目光肆無忌憚地在他們身上掃去;有誰,曾經猜測過他們背後的緣由?又有誰,有如法官一般的權力斬釘截鐵地為一個人判下壞人的罪名?
東山彰良所寫的《流》,把上一代所發生的大事中鮮為人知的「內幕」娓娓道來,有條不紊地透過故事內容呈現到讀者眼前。作者寫下主角葉秋生由爺爺被殺後,誓要找出兇手,直至數十年後殺人兇手出現在秋生眼前 ,但他卻不忍心下手為爺爺報仇的故事。透過記敍秋生與爺爺的老朋友的交涉,從他們的說話中含蓄地表現了上一代人對生死及愛恨情仇的淡然,同時亦帶出了人民在殘酷的戰爭中的無奈。
故事當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爺爺把敵人的兒子撫養成人一事了。爺爺是戰爭洪流中的小百姓,為了活下去,他只能跟隨黨派四處殺戮,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殺害無辜、手無寸鐵的百姓,或許是為了彌補他所犯下的罪,他才把敵人的兒子撫養成人,為殺死他一家三口的事情而贖罪。不論是在現今的社會,還是在那個年代,有多少人能做到爺爺的行為呢?他雖不是那種為國捐軀的大偉人,但是他願意為他自己所犯下的罪作出補償,承認自己的過失;相反,現今社會與舊時大不相同,人們甚少被逼迫做自己不願意的事,換句話說,人們大多數的過失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但他們往往把責任推卸給別人,不願反省自己,更別提作出補償。一件輕而易舉的事,為什麼到了現代社會,卻只有少數的人能夠做到呢?
故事的結局令人出乎意料,作者並不是以秋生報仇雪恨的情節作結,當兇手站在他面前,他本可實現多年以來的願望時,他卻遲疑不決,生起寬恕的念頭,令讀者對「報仇」一詞有了新一番的感受。不論是在香港社會,抑或是其他地方,人們一旦吃了虧,就不得不使出渾身解數令「壞人」得到應有的懲罰,對他們來說,這種行為似乎已成必然,抱著不能讓壞人逃之夭夭的心態,對他人加以陷害。但是,他們似乎沒有想過這個行為是一個循環,就像故事中的主角,他最後意識到若他殺死兇手為爺爺報仇,亦會有人為兇手的死來復仇。無窮無盡的仇恨在心中繫成了一個又一個結,直到最終,這個結難以解開,大家都只會被仇恨所蒙蔽,一切的開端,埋在黑暗的深淵之中,沒有人知曉。「報仇」再是不是真的那麼重要,重要得不得不犧牲數十條人命?難道人們就不能像主角一般學會原諒、寬恕,讓這不斷轉動的齒輪停歇下來?
《流》的作者用充滿青春氣息的筆風,記敍了在兩個年代間交雜的故事,透過記敍主角的經歷,敍述了一些上年代的戰爭中老百姓的困苦生活,故事雖看似錯綜複雜,但在作者筆下卻有條有理,值得一讀。
蘇格拉底曾說過:「沒有經過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人生。」這無疑是最能概括讀者感受的一句話。正如高爾基所言:「學習——永遠不晚。」若人們學會了原諒,學會了反省,是否會對人生有另一番體會呢?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