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詳情請參閱以下網址:
http://marketing.hket.com/phpESP/public/survey.php?name=sky_morning_essay_contest_copy
或向陳老師查詢。
比賽詳情請參閱以下網址:
http://marketing.hket.com/phpESP/public/survey.php?name=sky_morning_essay_contest_copy
或向陳老師查詢。
伊莎貝娜知道嗎?
3D 吳巧懿
第四屆全港學界微型小說創作比賽嘉許狀
從前,有個幸福的完整家庭。他們有一個女兒叫伊莎貝娜。
十一月二十五日,伊莎貝娜的生日。伊莎貝娜的朋友都來了她的家慶祝生日。她的媽媽親手準備了一個三層高的蛋糕。伊莎貝娜很開心,朋友為她唱了一首生日歌,接着伊莎貝娜很快就吹滅了所有蠟燭。
伊莎貝娜每個星期都很快樂地上學放學,周末還會跟父母出去玩,但直至有一晚,伊莎貝娜的人生從此改變。
這一晚,當他們在看電視,突然地震和停電,伊莎貝娜十分害怕然後她的爸爸拿了一個電筒來照明。地震停了,伊莎貝娜一家換過明天要穿的衣服就走去車子睡覺,因為爸爸認為屋裏不安全,後來她的父母知道原來是有人在他們家附近放手榴彈,但他們沒有告訴伊莎貝娜,讓她沉醉於美好的世界中,但伊莎貝娜真的只是知道這一切只是地震所致的嗎?
第二天,伊莎貝娜如常上學。伊莎貝娜放學時她的媽媽來接她,當伊莎貝娜開心地大叫:「媽媽,我來了!」忽然後面傳來爆炸聲,「嘭」的一聲,令伊莎貝娜驚得哭出來了,立刻跑到車裏,說:「媽媽救命呀!我很害怕啊!」媽媽說:「只是地下的有害物體的運輸管爆了。」但其實又是手榴彈令地面爆炸,她的媽媽再次騙她,伊莎貝娜真的只知道這是有害物體的運輸管爆炸嗎?
日復日,伊莎貝娜的屋在戰爭中被毀滅了,她的一家要到收容所生活。但有一天的黃昏有人走入收容所,接着微笑說:「你好!」大家都跟他們說你好,忽然他們開槍殺死三名大人,大家都很驚慌,而她的一家趁着混亂中逃走,她的爸媽再次騙她。
很幸運地他們找到了一道閘口,有一位警察正在安排市民離開此到,乘坐飛機到各地避難,伊莎貝娜的一家正想走出此閘口,但有恐怖份子殺死了警察,跑到閘門前,當時伊莎貝娜和她的媽媽已經離開敍利亞的邊境,但她的爸爸不能出來,因為恐怖份子已經關上了閘門,伊莎貝娜哭着大叫:「爸爸!爸爸!」從此,伊莎貝娜要跟爸爸分隔兩地,還要忍受爸爸生死未卜的滋味。媽媽卻跟伊莎貝娜說爸爸去了外地工作,這分明是說謊,去了外地是她們倆。
伊莎貝娜到了美國,但她太虛弱,她的媽媽把她送到醫院。伊莎貝娜在醫院渡過生日,媽媽特買了一個杯子蛋糕,上面插着一支蠟燭。今年只有醫生和媽媽唱生日歌,然後伊莎貝娜吹蠟燭但她不能吹滅蠟燭。媽媽知道她再不能吹滅蠟燭,不過卻說這是魔術蠟燭,並沒有告訴她是呼吸系統有問題。聽著媽媽的謊言,她只有微笑。媽媽一直以為她不知道發生何事,但,伊莎貝娜真的不知道嗎?
換
3D 李詠琳
第四屆全港學界微型小說創作大賽嘉許狀
「是時候換季了!」欣欣把上季的衣服扔進垃圾箱內,再打開時裝雜誌,想著最新一季的潮流服飾,揭了幾頁,看到了她喜歡的那一款糖果色的棒球外衣,淡粉紅色的,像棉花糖一樣,還有糖果的圖案,她抱著那本雜誌,躺在軟綿綿的床上,心裡想:如果能擁有多件就好,我可以每天穿著不同的顏色,走在街上。想著想著,她漸漸失去了知覺。
突然,她聽到撕開包裝袋的聲音,她張開眼睛,卻發現自己不能動彈,身邊全是用塑料袋包裝好的糖果色棒球外衣,不一會兒,欣欣和其它糖果色外衣被人一件一件放進郵包內,這時候,她才意識到自己變成了一件棒球外衣,心裡大驚,卻不能叫出來,她沒有任何反抗的能力,只好看著包裹被膠紙封口,自己就此被密封在黑暗之中。
不知道過了多久,沿途郵包跌跌碰碰,終於重見光明。欣欣看到有人把包裹的膠紙撕開,所有衣服滿滿一地。她右看看,左看看,看到了她的主人,是個年輕的時尚少女,少女把「欣欣」穿在身上,照著鏡子,露出滿意的笑容。欣欣感受到主人的滿足及快樂,她從來沒想過自己會令人這麼滿足。這份滿足感使她感到無比快樂。
少女很喜歡欣欣,打扮好後,急不及待帶她去逛街。果然,就如欣欣的想像一樣,途人的目光都在她的「身上」流連,讓她感到十分自豪。少女走得累了,在快餐店取過一杯橙汁,想回位子好好休息時,突然一個男孩撞了過來,打翻了橙汁,幾滴橙色液體落在欣欣身上,少女急忙用紙巾把橙汁抹走,神情十分著緊。欣欣感到安慰,她還是首次感到被呵護,很溫暖。可是她卻沒有發現那些橙汁痕跡仍然留在她的身上……
過了幾天,欣欣看到了少女揭著潮流雜誌,把一件又一件過時的衣服丟進垃圾箱,當然還包括了自己。她覺得這一幕很相識,她想阻止少女的行為,可是她除了傷心,已經無法改變任何事。
忽然之間,一陣強光照入欣欣的眼睛,刺得她閉起雙眼,欣欣的身體輕得飄了起來,那陣光像要帶領欣欣逃離房間,她一睜開眼睛便發現自己跌坐在衣櫃前,手上捧著有水漬的糖果色棒球外衣。她連忙照照鏡,發現自己已變回「欣欣」。她呼了口氣,隨即想:這究竟是甚麼一回事?難道我跟……這外衣交換了身份呢?然後,她想也不想,就從抽屜拿出一個徽章,扣在那水漬之上。
陽光射進我的房間之中,柔和的微風吹拂着那湖水綠的窗簾,房間內放了一個又一個未開封的箱子,靜靜地躺在那裏,一聲不響,我揉了一下眼睛,稍為梳洗了後,便決定把那些箱子開封。
我把一個箱子拆開,裏面全是載着一樣又一樣破舊的東西,我把那些東西丟進黑色的垃圾袋中,一個接一個的的影像,被我按下「刪除」,再我準備按下另一次時,我停下了,箱子中放了一個佈滿灰塵的紅色盒子,我抹了一下,隱隱約約地看到一個歪倒的簽名,這簽名是如此稚氣,一個在我記憶抽屜中,睡了十多年的回憶,又湧到我的眼簾之中,我半恦了一會,緩緩打開,一雙紅色的鞋子躺在盒子中,我拿了上來,那雙紅色的鞋子還是如此熾紅,彷佛只是剛剛才買的,我愣了很久,好像世界陷入一片靜謐,街道上那嘈雜的聲音,早已消失了。
一隻無形的手,把我牽進一道大門,越過大門,原本身上的衣服,變成了一件印有卡通圖案的衣服;樹,變得如此遙不可及;房間變成了兒時常去的遊樂場,數名小孩在我身邊鬧哄哄,臉上掛着一個天真而真實的笑容。
「怎了?為甚麼不說話?」一把娓娓動聽的聲音在我耳邊響起,我一轉頭,只見一位長着鳥黑的捲髮的女孩,呈現在我眼簾之中,我不可置信地看着眼前的女孩,我顫抖地說:「是……是妳?是凌?」 「是我啊,你在做甚麼了?」凌臉上掛着一個甜甜的笑容,她又問:「我們是好朋友嗎?」 「當然啦!一直都是,以後也是如此。」我微微一笑回答。「那我死了呢?你會說甚麼?」凌盯着我的臉,默默地等待我的答案。
我頓了一會,我回答:「就再見啊。還有甚麼可以說了?難道說待會再見嗎?」凌聽了以後,笑了上來,她又道:「不,我要你說,我們會在回憶中再見,你還不可以哭,還要……穿一套筆直的西裝來啊!」 「好,我答應你!」
這是在眾多個承諾之中,我唯一能做到的。
雨,緩緩落在我的頭髮上,隨着我的髮絲落在我黑色的西裝上,我走在那墓碑之前,單膝跪下,放着一枝白玫瑰,我忍着淚,哽咽地道:「我們會在回憶中再見。」我緩緩站了起來,身體搖晃着,一下子跌在地上,我早已失去依靠,我任由雨落在我的身上,希望雨水清走我的煩擾。
「沒事吧?」凌的母親扶起了我,溫柔地看着我,輕擦我的臉,我回答:「沒事,只是,我累了。」凌的母親輕撫着我的頭,我抬頭看着她,她交給我一個紅色的盒子,我愣了一下,接過後一看,是凌最愛的紅色鞋子。「她說,要交給你。」凌的母親簡潔地交代了一番後,便緩緩走開,讓我可以獨處。
我盯着那紅色的鞋子,凌的笑聲在我耳邊響起,她那真摰的笑容在我眼簾中呈現,我低頭看着那黑白的照片,我想起她那把娓娓道來的聲音,我再抬起頭來,凌正站在我的前方 我微微一笑說:「晚安了。放心,我會來看你。」凌並無說話,只是默默地站在我前方。
我再次越過那道門,門僮站在一旁,臉上掛着一抹笑容,在我走之前,我回頭一看凌,她注視着我的背影,直到門,關了。
時間繼續流動,風繼續吹擺着窗簾,街道上的嘈吵聲又恢復了,但剛才的那件事,我的心,還是揪着揪着,久久不能平復。
我看着那雙鞋,抿了抿嘴說:「我們會在回憶中再見。」
搬家—一聽到這兩個字從我父母口中平緩地道出,當時我所感到的驚訝之情早已消失,只留下了對現今這美好環境的留戀與不捨之情…….
愈是糾結於將要離開這件事,時間就愈是過得飛快。距離得知要舉家搬到美國這件事已經過了將近半年,時間快如疾風,而今天我將要離開我這熟悉的香港,熟悉的家,我那熟悉的學校!
我拼了命才央求到媽媽答應讓我在香港的最後一天上最後一次課。我對於這所共我成長的學校有着深深的不捨之情,而我的朋友們、同學們當然也不捨得我的離開。他們早已得知我搬家的事,因此也不能否定,我是滿心期待回到學校,盼望他們為我舉辦驚喜歡送派對。
這天,我不時想像着派對的熱鬧氛圍,像是我該如何露出驚訝又高興的表情答謝他們,或是他們會為我準備什麼樣的禮物,甚至是讓人垂涎三尺的美味蛋糕,我無不滿心期待,還不時忍不住笑了出來。想着想着,一堂堂的課都完結了,課的內容我都沒聽進腦袋。
直至午膳時間,我都一直不見有任何蛛絲馬跡,比如同學們為了準備為我慶祝而塘塞些理由離開好一陣子或是從他們之間的交頭接耳中我都聽不出任何線索,甚至是談及我搬家的事都聽不到。我耳朵很靈,所以我不認為會是我聽不見,再者班上總會有幾個說話聲線特別大的人,我能想到的原因就只有他們根本沒說。
難道大家都忘記了嗎?確實,這件事是在我半年前說過,之後就再沒有提到,但我以為我的好友都會記得!我開始感到失望,感到憤怒,感到痛心,感到……唉!
但此時我又轉念一想,一切的一切都只是我的期待,我的幻想,我的妄想!我或許不該責怪他們?
噹—下課鈴聲隨即響起。不願相信事實如此的我多留了一陣子,但最終我都只能大大嘆口氣,背起書包離開。哈,我就是要不辭而別,讓你們後悔透頂!此刻心中的惡魔代替我想。
突然,好友家寶在走廊上叫住了我。一瞬間,我的期待又回來了!但果不其然,我的心情又一下子掉到了谷底。她竟然要我幫她把課室的廢紙回收箱搬到地下樓層,丟進大回收箱裏。沒有原因推搪的我只好心不甘,情不願地答應。
即使箱子不重,但我仍拖着沉重的步伏,緩緩地步下階梯。現在的我已不帶任何一絲期待。
當我一手拿着回收箱,另一手則打開課室的門把時,眼前的景像讓我吃驚得整個人都快跳了起來。此時,一股暖流慢慢地融化我的心窩,最後流至喉嚨,我什麼都說不出來。不知不覺間,我的眼眶經已濕潤,但卻不是因為傷心,而是高興、感動之情滿溢內心。臉上的水珠不斷往下流,絲毫沒有要停下來的意思。為什麼?在模糊的視界裏,我看到黑板上塗滿同學們的即興塗鴉。哈哈,盡是些鬼畫符,我笑得合不攏嘴。而全班同學看着我滑稽的模樣都呆若木雞,站在原地不動。我抓着裙襬,努力支撐着搖搖欲墜的身軀,用殘餘的力氣,並一邊用手擦拭淚水緩慢地說出:「謝……謝……」好友們立刻衝上前來擁抱我,我們抱在一起哭成一團。雖然是哭,但我心裡卻是高興的,愉快的,感動的。
「一心,即使到了美國也要加油,我們永遠都會是好朋友!」黑板上大大的字跡使我到了陌生地也仍擁有勇氣。雖然,這不是什麼為我嘔心瀝血所準備的派對,沒有美味的蛋糕,都沒有精美的禮物,但卻是我至今為止收到的最好禮物,相信以後每當我回想起香港時都會想到這次讓我又哭又笑、喜極而泣的事,這將被我深深收藏於腦海裏的回憶相冊裏。
炎炎日光狠狠地打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上,混凝土建成的建築散發出令輪候者苦不堪言的熱能。我輪候了好幾小時才得以進入書展會場,一開始的熱忱已被燒得清光殆盡。
甫踏進熱銷書展區,一眼望去,盡是一朵又一朵五顏六色的帳篷,使人眼花撩亂。想到埋在帳篷下的一本本書,我三步併作兩步的向其中一個大帳篷走去。好不容易才擠進有排山倒海之勢的人群中,入目的卻只是清一色的、令人興味盎然的「考試秘笈」。一欄欄陳列在眼前的書籍上無不寫着如「三十天學好英語」、「奪星必讀」之類的字眼。轉頭看去,數名學生和帶着孩子的婦人正機械化地把書本扔進手推車內,其動作之快,彷彿慢了一點就會吃大虧似的。那個婦人身旁的小孩皺着眉,膽怯地說:「媽媽,我想看繪本……」婦人雙目微瞪,不耐煩地揮了揮手臂,說:「別看那些無用的繪本!這些補充練習對你才有益,這個暑假一定要多做幾本才行。」看着被書堆滿的手推車,只能慨嘆一聲,這無疑是孩子的噩夢啊!孩子們也許是喜愛閱讀的,但他們所喜愛的讀物卻被成人狠狠地打上「無用」的標籤,更被貶得一文不值。這樣,我們又如何鼓勵孩子們閱讀呢?
看着快要把書籍淹沒的人群,我嘆了口氣。原先到書展是想投進書堆的懷抱,暢讀一番的。然而,這裡不但不安靜,反而吵得讓人心緒紊亂……
「兒童圖書,一百元十本!清貨價!」、「買二送一!買二送一!」此起彼伏的叫賣聲在廣闊的會場內迴響,逼得人無處可逃。會場的每一個角落都被貼滿了宣傳海報,海報層層相疊、雜亂不堪,唯有那低廉的價錢才能吸引注意吧。人龍圍繞着整個會場,令人透不過氣來。兒童書刊展區的對面是雜誌展區,然而,首先入目的並不是雜誌——
背包、暖水壺、化妝品、手袋等被貼上「贈品」的標籤掛在當眼處。輪候的人龍均談論着哪家的贈品較吸引等話題。人們興高采烈地抱走滿懷的贈品,卻把雜誌隨意放置,有的甚至嫌雜誌太重,隨手就扔在攤檔上,不屑一顧。此情此景,著實使人痛心。對這些所謂的讀者來說,書的意義何在?他們購買的是書還是贈品?說到底,他們喜愛閱讀嗎?
與其說這是書展,還不如說是大型特賣場吧!我心灰意冷地往三樓走去,只求覓得一處僻靜之地稍息。
「門庭冷落」——這是我對中國文學展區的第一觀感。然而,冷清也有冷清的好。走向其中一個小書攤,駐足一會兒,展覽員老伯就會熱情地向讀者介紹他的小天地。看他眉頭一揚,一手捧着稍為灰黃的書本,一邊把魯迅的著作如數家珍般一一列出,滔滔不絕地訴說自己的兒時讀物,一邊手把手地教你如何賞析宋詞,說得眉飛色舞。書籍雖經歷了歲月的洗禮、外觀仍頗完好,更有一種令人感到安寧的檀香味。抬頭一看,可發現這些書攤的裝潢甚是用心,書攤的頂部是仿中國古代「懸山頂」所建,四旁外牆亦掛了書法大家王羲之的複製作品。停留於這些狹小但充滿書香味的書攤中,是一種精神享受,彷彿自己就置身古代,在午後喝着清茶、看着書。反觀其他展區,人群熙來攘往,哪會有展銷員和你促膝長談?他們只會說出書本的價錢和折扣優惠,卻甚少向讀者介紹書本內容;反觀展覽員老伯,則會努力地向讀者展示書的美好。
這一片展區麻雀雖小,卻是愛書者的天堂。不論是屈原的《楚辭》、司馬遷的《史記》、曹雪芹的《紅樓夢》,還是魯迅的《吶喊》、錢鍾書的《圍城》、余華的《活著》、高行健的《靈山》,古今文學,盡在其中。偶有數人上前翻閱,即使讀得入迷了,也無人上前催促打擾。讀者泛舟在書海之中,向知識更深處探索。只要人們不抗拒閱讀,文字就會毫無保留地傳情達意。那邊的人買了本《雅舍小品》,便珍而重之地收好,不忍讓書本沾上一絲絲灰塵似的。此情此景,不禁讓我感嘆:如今又有誰能有像司馬溫公「曬書」一樣的逸致去珍愛書本呢?
會場內,買書人不耐煩地吵鬧着,展銷員高昂地叫喊着,書則安靜地躺着。三者雖處於同一地方,卻像毫無關連一樣自掃門前雪。
突出由「低頭族」密鋪而成的重圍,踏出書展會場,又是大廈林立的都市。
書展,看到的不只有書,還有人們對書和閱讀所抱持的態度。有人視書為珍寶,於閱讀中得享無窮樂趣;有人卻把書視為工具,只讓子女看他們認為有用的書,使閱讀變成苦差。而令人遺憾的是,後者佔大多數。
雖說「書中自有黃金屋」,但書籍真的僅是用來遂平生之志的敲門磚嗎?而且,真心喜愛閱讀,和只為「讀」而「讀」的人,我相信他們從閱讀中能領悟到的定必大有不同。而另外讓人擔憂的是,書在某些人眼中已淪為附屬品,價值還不如隨書附送的贈品。這樣的書展,真能收推廣閱讀之效嗎?
八仙嶺郊野公園是我兒時常去郊遊的地方,我卻從未了解十多年前的山火事件,我決定去那裏郊遊,順道一探真相。我步過茂密的草叢,經過一絮絮的氣根,以及緋紅色的花海。然後,轉入蜿蜒的山徑,終於到達八仙嶺自然徑的入口,在陌生但感覺親切的山巒上到處找尋那次山火的痕跡。
沿著自然徑步行上山,絲毫沒有發現山火燒過的痕跡。自然徑兩旁的石壁俏生生的,有色彩斑斕的鮮花:淡黃色的木薑子、淡粉紅的杜鵑花、一簇簇黃色的茴香花……不約而同地在爭妍鬥麗。與我一起上山的還有幾人,有老有少。偶然會有小孩撥弄旁邊的害羞草,只見害羞草馬上蜷縮起來,含羞答答的。在這條通向仙姑嶺的山徑上,不時有行人往來。
也許隨著年代的風霜,山火的痕跡已消失得無影無蹤,也漸漸被人的記憶所剔除……
沿著曲折的梯級繼續向上行,我看見許多涼亭,無一相同。終於被我發現一些蛛絲馬跡—春風亭。它旁邊豎立一塊石碑,正是紀念八仙嶺山火事件的紀念碑。亭前兩株羅漢松驀地進入我的眼簾,我想這就是紀念兩位教師的英勇行為吧!漫山吊鐘花圍繞著春風亭,粉紅色的吊鐘花,像一個個聖誕吊鐘般遍佈山頭。春風亭上有棵大榕樹為它遮風擋雨,榕樹的氣根垂到亭的「瓦頂」上。旁邊有被人砍斷的沉香樹倒卧在亭前。
在亭裏,有行山者在憩息,亦有父子坐在兩棵羅漢松前說故事,彷彿正在說着當年師生被大火圍困的故事。在這裏望向山麓,一群人在放風箏,伴隨著雀鳥的啁啾叫聲,驟眼看去,只見不同種類的雀鳥:穿著綠色外衣、橙色內衣的翠鳥、披上灰色外衣並戴著斑點頸巾的鷓鴣鳥、紅耳鳥、喜鵲……也許這些鳥兒曾經目睹當年的山火,牠們特地回到這片翠綠大地,像提點我們不要讓悲劇再次上演。春風亭有四條柱,柱上有許多凝碧的攀藤植物盤旋而上。
而春風亭的另一邊就是馬騮崖,正是當年慘劇發生的地方。這裏花草繁盛,在陽光的照耀下,青草都閃著金光,像是給大地鍍上一層金色的地毯。突然,在雲影掠過的地方,所有顏色都暗淡了起來。除此之外,四周還滿佈嫩綠的草叢,還有許多桃紅色的小繡球花,真是萬綠叢中幾點紅啊!也許這幾點紅甚至比當年的山火火焰顏色還要濃烈。那次的山火幾乎沒有在這裡留下任何烙印,除了一個地方——馬騮崖上參差不齊的岩石。在這些岩石上有一條繩索,據說是那些行山者在那場山火後特地設置的,是為了方便攀岩的人。這些岩石經過多年來風雨的洗禮,都滿佈了墨綠並且潮濕的青苔,但仍然看見當時山火斑駁的痕跡。閉上眼睛來,彷彿還嗅到當時大火瀰漫的味道。馬騮崖的岩石有當時大火濃煙的氣味,地上的草兒也有當時被人匆亂踐踏的氣味,空氣有烤肉的氣味,花朵、樹木,甚至昆蟲都有被焚燒的氣味。
我跟從專業人士的指示,攀過馬騮崖,登上仙姑嶺的山頂,登上那些喪生的人沒有成功登上的山頂。在山頂俯瞰下去,就有一種大地在我腳下的感覺。我身旁的人紛紛拿起相機拍照,大嚷大叫地讚嘆腳下的美景。俯瞰下去,山巒起伏,還可以遠眺深圳;至於鶴藪水塘、船灣淡水湖等景色,更是盡收眼簾。環顧四周,還可以看到八仙嶺的其他山脈,一片綠油油的,雄奇壯麗!我站在山頂的礫石上,感受這一切。蔚藍的天空就如高不可測的穹頂,以無邊無際的弧度覆蓋着整片大地。 除此以外,我還發現許多只有在山頂上才有的植物:牽牛花、白玉蘭、山茶花和鬱金香等,這些花組成一簇簇的花群散佈在山頂的四周。
我坐在山頂的冠石上,看著腳下櫛比鱗次的高樓大廈及整個八仙嶺郊野公園。 每個山峰都有自己的名字,它們彷彿也有着一位像我們那樣的祖父,為了子孫的誕生,把典籍細細搜索。據說因為八仙嶺有八個山岳,有如八仙,所以分別命名仙姑峰(何仙姑)、湘子峰(韓湘子)、純陽峰(呂洞賓)等。可是,這「八仙」又何曾庇護當時被大火圍困的師生們呢?
黃燦燦的斜陽浮泛著金光,花草樹木都在映照下篩印出一個個影子,構成一幅紅霞瀰漫的山水畫。隨著太陽下山,小草不斷拍打我的大腿,愈發使勁,展現著頑強的生命力,送我離開這個具紀念價值的郊野公園。
舊地重遊,卻只為探究真相。當年山火的痕跡已被茂密嫩綠且堅韌的小草所取代,當時大火的痕跡已被徹底淹沒,這件事亦漸漸從年輕一輩的腦海中消失。小草堅韌且頑強的生命力,也許就是大自然再生的超凡力量吧!正如白居易所言:「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在傷痛過後,重新振作,只要永不放棄,便能獲得新生。
媽媽有一頭美麗的烏黑長髮,那是她到至今仍引以為傲的。我依稀記得媽媽那頭秀麗的青絲一直都沒有被歲月偷去。
如今我凝望著手中稀疏斑白的髮絲,小小的一握在我的手掌裡,不論我怎樣盯,都找不出那曾經烏黑豐饒的長髮的踪跡。
這斑白的髮絲使我想出前幾天我的想法是多麼的可笑。
媽媽一般在外工作一星期後回家一天便匆匆離開。每次她回家,我都是隨便噓寒問暖一番。還記得上一次對答依舊平平淡淡,並沒有甚麼特點。
「累不累,有沒有那裡不舒服?」
「還好,沒事,媽媽身體硬朗得很,那有這麼容易出事。」
我總覺得那裡不對勁,平時媽媽都是隨意回應,怎麼今天話多了?
我皺著眉,再問一遍,好讓自己能安心一點:「真的沒問題?」
「沒事,能有甚麼問題?」
我隨意的瞥了媽媽一眼,看到那頭烏髮,心踏實了點。看來她精神不錯,身體應該沒甚麼大問題,看來是我多疑了。如此想著,我便回房做功課了。
要不是看到手上媽媽那華髮,我又怎麼知道這一切是媽媽做出來的假像呢?還記得我接到醫院的電話,我的心便懸在半空中,一時還不能接受到精神矍鑠的媽媽會躺在醫院。
我和爸爸立刻趕去醫院,那時的驚慌的我心跳得異常快,各種疾病在我腦海一閃而過。我心中不停叫囂,問自己為甚麼對媽媽的健康狀況一無所知,連是甚麼病都猜不出。
推開病房門的那一刻,我覺得房間的空氣彷彿瞬間被抽空了,使我窒息。我看不到印象中媽媽那頭青絲,只看到灰髮中夾雜著白絲。那麼熟悉又陌生的媽媽坐在病床上,看到我們,眉開眼笑。平日的我怎會注意媽媽的模樣有了甚麼變化,如今細看,才發現媽媽的臉多了些東西。不是皺紋多了,不是皮膚粗糙了,那是一種說不清捉不著的疲憊感,十分明顯,只消一眼便可發現。真的,只要細細一看一定能發現。
眼鏡背後不可抑遏的淚水潸潸流下,明明是如此顯而易見的,我卻一直選擇了忽略,明明知道媽媽的頭髮雖然烏黑卻不再油亮,明明知道媽媽故意說身體沒事,我卻一次又一次選擇了裝作不知,騙自己媽媽是真的沒事。直到她出事了,我才被清醒過來。一想到此,我便垂首凝咽,愧疚感快要把我吞噬。
媽媽看我哭了,拍拍我的頭道:「哎呀,媽媽真的沒事,看你哭成這樣子!快找紙巾。」
我不說話,逕自握著她的髮絲。媽媽看了看說:「才幾天沒染髮就這樣了。」我悶悶的說:「下次那裡不舒服一定要說出來。」媽媽看著我那陰沉的臉色,沒好氣地答:「行,行,下次一定說。」
下次即使你不說,我也一定會自己察覺到。
快樂,是一個人感受良好時的心理情緒。當我們感到快樂時,我們會笑,會拍手,甚至尖叫。
人會感覺快樂是因為我們對當下所做的事情或生活環境感到滿足。所以,我們可以把快樂看作滿足感。當你感到滿足,你就會快樂。
從很多途徑,我們都能獲得快樂。只是對每個人來說,快樂的定義都不一樣,所以獲得快樂的途徑也不盡相同。譬如,有人認為能在大熱天吃上一支冰激凌已經是很快樂的事情,他就會去買冰激凌;也有人會認為,月薪必須達到兩萬才算快樂,他就會努力工作。有難有易,取決於個人對快樂的定義。
快樂在我們人生是必不可少的嗎?未必,但快樂在我們人生中一定有著不可小看的作用。在我看來,快樂主要有兩個功能:一,作為一種動力,鼓勵人完成目標;二,作為一種標準,衡量事情的重要性。
一生人,總會有很多目標,很多事想完成。而在完成這些事的過程中或之後,我們會得到滿足感,亦即是快樂。以國泰航空機師鄭楚衡為例,他自小渴望在本地親手製造一架屬於自己的飛機,他喜歡飛行的感覺,從飛機上看下去的景色特別漂亮,於是他用了七年的時間完成這個夢想。在這期間,他一直努力著,雖然有很多阻礙,但這就是他想嘗試的,他對自己所做的感到滿足、快樂,令他一直堅持,最後他成功了。可見快樂確實是一種動力,鼓勵人們完成自己的目標。
我們有很多目標,這些目標代表著我們的慾望。但世界上的事物都是有限的,時間是有限的,機會是有限的,能力也是有限的。人類很多時候不能同一時間完成很多事情,即使完成了,結果也只是強差人意。這時候,我們需要取捨。假設一個人有多項興趣,他是不可能在同時間專研他所有興趣的。他只能排出先後次序,衡量事情重要性。此時,快樂就能成為我們衡量的標準。在做哪一件事情中所獲取的快樂是最多的,令他最感興趣的,那件事該排第一,應該最先做。就好似選科,老師都會提議要以自己的興趣為準則,最有興趣的科目放在第一位,如此類推。
從社會角度來看,快樂亦是一個很重要的標準工具。社會由人群組成,滿足所有人是不可能的事情,在此刻,就只能滿足多數人的快樂。從各種的生活例子可看出,現今社會上很多事情都是追求將人們的快樂最大化,這種現象稱為效益主義。譬如,民主選舉,選舉的結果都是根據大多數人們的選擇而得出的,滿足了大多數人的意願,令大多數的人感到快樂。投票的意義就是為了滿足大部分人的意願,能讓大部分人感覺到快樂的選擇就是投票的結果。
但,快樂對個人的正面影響,也有失效的時候。因為快樂是相對的,沒有痛苦就沒有快樂,沒有快樂也就沒有痛苦。當一個人過度沈醉於快樂,漸漸習慣了快樂的感覺,他便會忘記快樂,因為沒有痛苦的對比,快樂就會失去它的效用。
總括而言,快樂不僅僅是一種個人情緒,在個人及社會上也有不能忽視的功用。但任何事都是相對的,快樂需要痛苦的對比,不然人就不能感受到快樂,上述所提及的功用也都會變成廢話。
夏天,蟬鳴不斷。
他於春天裡萌芽的愛情,已隨着時光的飛逝茁壯成長。
現在,他的愛情就像一朵沐浴在夏日下的花兒,美麗且開得燦爛。
在這個夏天,他和他心愛的人在海灘旁漫步,一同走過一條條林蔭小徑,一起聆聽蟬聲編織出的歌。
夏天是他倆揮灑青春與汗水的時光,是四季中最生氣勃然的日子,也是愛情開得最耀眼的時候。
他看着冰淇淋在他們的手中融化,他竊看從指尖穿透而過的陽光。夏天為他們的愛情帶來汗水鹹澀的味道,也為他們之間的愛意塗抹上糖果般的甜美氣息。
「我希望我們的愛能像夏天的生命般源源不絕,熱情且美好。」他對對方說。
對方微笑不語,收下他送的那束玫瑰。
他想,他愛得比以往更深了。不同初遇上對方顯露而出的羞澀,夏日的熱情奔放讓他鼓起勇氣愛護對方,一同在烈日下燃燒彼此的青春,因為這是四季中最明亮的季節!最炙熱的一天!最令生命歡喜愉悅的日子!
他們握上對方的手,在綠意盎然的公園裡遊走,彷彿路的盡頭,就是他們愛情之中最璀璨的結局。